壳聚糖/丝素共混凝胶及其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支架的初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7329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呈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水凝胶具备较大的孔隙率,保水性强,力学性能与脂肪组织相近,是最有可能用作脂肪组织工程支架的一类材料。本文用壳聚糖与丝素蛋白共混,通过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制备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的壳聚糖/丝素共混凝胶,利用丝素蛋白对细胞的亲和性提高壳聚糖凝胶对细胞的黏附和引导生长能力。研究凝胶中壳聚糖/丝素比例的改变对凝胶孔结构、粘弹性、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从SD大鼠活体内分离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CD34、CD90鉴定和地塞米松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确认其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后,接种于壳聚糖/丝素共混凝胶内,经体外培养,初步研究用壳聚糖和丝素共混后,形成的凝胶对细胞黏附和生长的影响。首先,本文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丝素共混凝胶,研究壳聚糖/丝素共混比对凝胶化时间、凝胶内部孔结构、凝胶的粘弹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丝素蛋白混合溶液在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下,可在较短时间内转变成共混凝胶。壳聚糖/丝素比例为75/25及50/50时,凝胶化时间分别为15 min和25 min。壳聚糖/丝素共混比为75/25、50/50、25/75的凝胶内部的平均孔径分别为96.58μm、118.26μm和132.67μm,丝素所占的比例较大的凝胶内部的孔径较大。压缩性能和粘弹性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丝素共混凝胶具有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当壳聚糖/丝素共混比为75/25时,凝胶显示出较大的抗压强度。其次,分离获得大鼠的BMSCs,进行CD34、CD90鉴定,并向成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CD34、CD90鉴定结果证明,采用本文所述方法成功地分离获得了大鼠的BMSCs。获得的BMSCs成漩涡状生长,形态均一,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生长至第6-7天时,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BMSCs经地塞米松的诱导后,经油红O染色鉴定证明,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再次,将大鼠的BMSCs接种于壳聚糖/丝素共混凝胶内,初步研究了用壳聚糖/丝素共混后形成的凝胶对细胞黏附和生长的影响。体外培养后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与不含丝素的壳聚糖凝胶相比,细胞在共混比为75/25和50/50的壳聚糖/丝素凝胶内的存活能力明显增强,细胞伪足伸展和铺展速率更快,且能分泌细胞外基质。说明通过与丝素蛋白的共混,可明显改善细胞在壳聚糖凝胶内的黏附和生长微环境。
其他文献
用广西有代表性的石灰土、冲积土、四纪赤红壤和沙页岩赤红壤进行甘蔗耐氯浓度试验。这四种土壤上的氯水平达3200mg/kg,甘蔗苗期即开始出现外观中毒症状,植株矮小,叶片卷曲、
以钛酸异丙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晶体,研究Ti4+浓度,表面活性剂及表面活性剂浓度,pH,酸碱,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晶体尺寸、形状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
以织物为基底的信号传输线是纤维柔性电子产品在可穿戴集成应用中的必要组件,它在保证电子织物的可穿戴性和外观柔顺性的同时,还需确保各元件之间的电能和信号传输。为取代传统
邓颖超同志是我们尊敬的革命老前辈。这两年她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后,十分注意对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宣传教育工作。1984年5月,她在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开幕式的讲
近年来多种分子量聚合物分质分注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驱油生产实践中,但是现有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模型只能够模拟单一分子量聚合物驱油过程,对于多种分子量聚合物驱油的
该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借助多元统计的方法系统分析探讨了助剂在经纱上浆中的作用机理.最后,用优化出的浆液配方与工厂现行配方分别在小样浆纱机上浆纱,进行对比,发现:无论
根据广义Hough变换(GHT)统计聚类思想和圆的定义、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多个圆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无任何先验知识(如目标圆圆心的大概位置,半径的精确范围)的情况下,能快速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诱导出具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面包小麦(Triticum aestivum)突变体。此突变体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范围为14.0%—16.7%,约为农林61(26.5%)的一半,这个突变
通过对湖北民间常用中药——五峰尖贝的产地调查,系统地对其原植物及药用器官(鳞茎)的形态及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五峰尖贝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iari
受到油藏地质构造特性与油水井投产方式的限制,靖安油田部分油井含水上升较快甚至发生暴性水淹,导致油藏局部储量失控,油藏储量水驱动用程度降低。为恢复水淹井的生产能力,尽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