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西部地区为我国典型的苏打盐渍土区,同时也是季节性冻土区。该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候的转变以及特殊的地形会导致土体中水分和盐分发生迁移,从而引起土壤的盐渍化灾害。而近年来,吉林西部的盐渍化程度不断增加,对当地的引水灌溉等工程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变形大、强度低、稳定性差等。土的孔隙性是影响土水分迁移、边坡稳定等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土体变形特性、渗透特性、土坡稳定性、地基承载力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由土的孔隙来表示。可见,研究吉林西部盐渍土的孔隙特征及不同条件下孔隙的变化情况,可以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对该地区土体的强度的等工程地质性质加以解释。因此本文以吉林西部代表性区域乾安地区盐渍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盐渍土的基本性质、孔隙特征及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孔隙变化的角度对盐渍土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进行调查,对当地盐渍土的成因和分布进行分析,可知研究区盐渍土的形成是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对乾安地区0~80cm不同深度盐渍土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天然密度和含水率随深度增呈增大趋势,且30cm~50cm深度处发生转折。通过颗粒分析实验得到不同深度土样的粒度成分,粉粒含量最高,粘粒含量次之,砂粒含量最少,均为粉质粘土,矿物成分以原生矿物为主。取样点易溶盐含量在0.52%~0.67%之间,随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盐渍土类型为中碳酸盐渍土。(3)对研究区地表浅层0~80cm深度的盐渍土进行压汞试验,测得孔隙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区盐渍土的孔隙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孔隙的分形维数D随深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孔隙的复杂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4)针对不同自然条件下土体的特性,选择了含水率、压实度、含盐量不同,且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土样进行压汞实验,分析在复杂条件下乾安地区盐渍土孔隙的变化特征。通过试验得到:含水率较低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孔隙率逐渐变小;含水率较高时,孔隙率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孔隙指标变化拐点含水率为22%。在含盐量小于1.5%时,孔隙率随着含盐量的增大逐渐增大,在含盐量大于1.5%之后转而减小。孔隙特征变化转折点为含盐量1.5%。随压实度的增大,孔隙率逐渐减小,较小孔隙数量增多,较大孔隙数量减少,孔隙的分形维数D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孔隙特征的变化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呈非线性规律,经历第一次冻融之后各项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孔隙率整体大幅增加,而分形维数D则大幅度减小,随后孔隙率有所上升,分形维数有所下降,到第10次冻融循环之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5)对上述不同条件下的重塑土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含水率低于22%时,强度下降较缓,高于22%时,强度降低较快;含盐量低于1.5%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含盐量高于1.5%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下降直至10次后趋于稳定。(6)从孔隙角度分析盐渍土力学强度的变化特征,盐渍土强度以及孔隙特征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且在不同的影响条件下,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孔隙率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用灰色关联熵对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水率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含盐量,冻融循环次数对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