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以及SUV值在PET-CT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意义。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检查的34例患者,共结内病灶102处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对34例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化疗结束后行PET-CT显像,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测量病灶SUVmax值及Dmax值,比较PET和CT两种方法在化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其中12例DLBCL患者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化疗前、第2疗程化疗后、第4疗程化疗后均行PET-CT显像,比较三组间SUVmax值与Dmax值。临床已达到CR或PR的DLBCL18例(PET-CT阳性10例、阴性8例)患者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间1年PFS。结果:1.化疗后疗效评价:恶性淋巴瘤患者34例,共结内病灶102处,化疗前、化疗结束后(6~13疗程)均行PET-CT显像,两组间相比较,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大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9例患者行6个月的临床随访,在评价治疗结果方面,PET与CT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80%、92%、88.9%;66.7%、60%、80%、42.7%。2.治疗期间疗效评价:12例DLBCL共结内病灶43处,用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奇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进行治疗,在化疗前(PET-CT0)、第2疗程结束后(PET-CT2)、第4疗程结束后(PET-CT4)均行PET-CT检查。比较PET-CT0、PET-CT2、 PET-CT4之间SUVmax值及Dmax值,结果发现化疗2疗程结束后,病灶Dmax未见显著变化时SUVmax即已经显著降低(P<0.05),化疗4疗程结束后,与化疗前相比,SUVmax和Dmax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T-CT阳性vs阴性患者1年PFS的比较:对18例DLBCL进行12-24个月随访,PET-CT阳性与阴性两组间1年PFS不同,具体表现为:PET-CT阳性患者中,PFS>1年者占20%(2/10),PFS<1年者占80%(8/10);PET-CT阴性患者中PFS>1年者占75%(6/8),PFS<1年者占25%(2/8)。结论:(1)在淋巴瘤化疗早期及化疗后疗效评价上PET比CT更敏感,以两种显像相结合的PET-CT亦更具有优势。(2)已达CR或PR的淋巴瘤患者中,PET-CT阳性者1年PFS低于PET-CT阴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