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化学机械抛光及纳米压痕阵列表面制造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潜艇舰船,核反应堆,兵器、化工、汽车领域。TA 16钛合金(Ti-2Al-2.5Zr)是一种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α-钛合金,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叶片、压气机盘、鼓筒材料和舰船的阀门、管道等材料以及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本文重点是探究钛合金表面超精密加工工艺参数,并对钛合金表面进行纳米压痕处理制备大面积、高密度的纳米孪晶以提高表面硬度和强度。针对钛合金加工性能差,不易得到高质量表面的缺点,本文利用化学机械抛光对钛合金表面进行超精密加工,探究了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抛光垫种类、磨料的粒径和浓度、氧化剂的浓度、配重压力的大小等重要影响因素对钛合金化学机械抛光结果的影响。最终选取合适的抛光垫,配制抛光液,确定抛光工艺参数,得到高质量的抛光表面。经过研磨,粗抛和精抛后,钛合金晶片的表面粗糙度Ra和PV值分别为0.722 nm和6.061nm。为了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和强度,本文采用准静态加载方法,用纳米压痕仪对钛合金抛光表面进行不同载荷(6 N、5 N、4 N、3 N、2 N、1.5 N、1 N、0.5 N)重复加载处理,根据分析可知,压痕载荷为1.5N时钛合金表面硬度提升最大。选取1.5 N的压痕载荷在钛合金表面进行200次重复压痕实验,用扫描电镜观察重复加载压痕形貌。经过首次加载后的钛合金表面的硬度值大大提高,并且材料仍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最后在1.5 N的压痕载荷下制造钛合金纳米压痕阵列表面,获得宏观表面纳米孪晶化表面。为了验证纳米压痕处理下钛合金表面硬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其表面在纳米压痕处理下产生了大量的孪晶。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未经处理和经大面积压痕处理的钛合金进行透射电镜的表征。表征结果表面,未经压痕处理的钛合金表面没有共格晶界的出现,选区电子衍射也呈现单点衍射斑。经过压痕处理的表面有大量的层错出现,孪晶的共格晶界明显,电子衍射是双点衍射斑,但由于位错的堆积和缠结导致电子衍射中还有一些很小的衍射斑点。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石油化工领域液化气球罐的设计、制造也一直在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设计、制造大型液化气球罐的能力,也往往被看作是用来衡量各国技术水平
广安地区凉高山组砂岩储层是川中地区主要产油层系之一,区内多口井在凉高山组见良好油气显示,油藏埋藏浅、油质好,勘探开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由于其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缆微型机器人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主动可控型胶囊机器人能够实现对人体肠道的定点和安全检测,在胃肠道疾病的诊疗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应
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揭示了宿主免疫在抵抗癌细胞增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行性.但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肿瘤微环境仍然是限制肿瘤免疫治疗进展的重要瓶颈.肿
高邮凹陷是在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和古新世末期吴堡运动期间由于段块差异沉降而形成的一个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断陷湖盆。高邮凹陷南坡砂砾岩储集体分布较复杂,油藏分布范围小,
近十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微加工制造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些电子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耗也越来越少,从而使采用一些微型非常规发电装置来供电的想法得以成为现实。使用这类发电装置对微型电子器件进行供电,可以避免频繁更换电池的麻烦,减少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以最大化的开发微型电子器件的潜在优势,实现短距离甚至长距离的无电池无外接电源供电,能够更加灵活的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目前,科研领域中对微型非
陕西省是软弱变质岩分布广泛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加大,软弱变质岩斜坡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增加。 因此,本文以陕南公路路堑边坡与西
航空薄壁件结构复杂、刚性差,在夹紧力和切削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加工变形,难以保证工件较高的加工精度。因此,围绕低刚度零件,采用有限元仿真等方法,研究薄壁件加工过程
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带位于鱼洞子—碧口地体与扬子地台所夹茂县群地体中,主要含矿建造为志留系黄坪组(S1-2hn)沉积岩系,其原岩具有浊积岩特征。黄坪组中段(S1-2hn2)是矿区主
地震波的射线追踪方法是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勘探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射线追踪方法不但是研究介质任意速度分布情况下地震波传播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在地震层析成像和叠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