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全国高中开始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生涯中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中学教育、高考以及高等教育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进一步加强高考制度的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以对“高考制度”、“高考制度改革的时间范畴”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为起点,概述了我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所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即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改革推广阶段(1977-1998)、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启动和发展阶段(1999-2004年6月)、高中新课程改革后高考制度的改革试验阶段(2004年7月至今)的发展历程和改革现状。
其次归纳出我国现存的招生考试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一考定终身”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二是单一评价体系与多元化的个性发展的矛盾;三是文理分科现象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矛盾;四是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五是会考功能的丧失与基础教育评价之间的矛盾。
接着,从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的历史回顾、部分国外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借鉴学习,新高中课程改革后五省区高考方案利弊的分析比较这三个方面入手,得出了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的前提下,逐步完善体现新高中课程改革要义的、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统一招生考试和高校自主录取相结合的高考新制度。
最后,笔者根据调查和研究,紧紧扣住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的宗旨,结合自身的工作体验,在参考我国民国时期和部分国家招生考试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课程改革后高考模式的设想。分为初期方案——“学业水平考试+综合考试(即:高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进一步改革方案——“‘两级联考,三向分流’的体制+考生选择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