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大多数旧世界猴一样,在短尾猴中,婴猴出生不久就受到雄性的高强度照料。灵长类行为学家对雄性照料婴猴行为提出了三种假说加以解释:雄性优先照料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婴猴,是自己后代的一种“父系投资”;作为雄性的一种“繁殖技巧”使雌性在下一个交配季节优先选择作为性伙伴,以提高自己的交配成功率;作为低顺位雄性一种“斗争缓和”的工具来调节和稳定同高顺位雄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黄山短尾猴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雄-婴照料数据并结合雄-婴之间的微卫星亲子关系鉴定结果,以研究雄-婴照料的本质,进而弄清短尾猴的照料行为是否是对自己后代的父系投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回答雄-婴照料与亲缘关系的问题,而且对于揭示雄性短尾猴的亲缘识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了解动物是如何进行亲缘识别提供了十分难得的研究模型,促进行为生态学和认知生物学的发展。 研究地点位于安徽黄山南麓(30°29′N,118°11′W)野生猴谷的鱼鳞坑A-2群,自1995年以来,李进华教授一直在该群连续进行研究,所有个体和母系关系以及雄性窜群进入该群的时间都有详细记录,根据每个短尾猴的外表特征能够进行个体识别。研究期间本群共有个体33只,其中婴猴6只。在短尾猴的产仔和交配季节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观察雄性对婴猴的的怀抱、近距、架桥、理毛等照料行为。每次观察时间为二十分钟,目标动物随机确定,同一个体两次取样时间至少间隔30分钟。累计观察时间计144个工作日,工作时间为上午8:00至下午5:00,天气原因不能观察除外。采样时间总计21520分钟,平均每只婴猴取样时间为3587分钟(3480-3700分钟之间)。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对婴猴的照料时间与雄性的顺位相关,雄性的顺位越高对婴猴照料的强度就越大(R_s=0.671,p<0.01)。雄性怀抱、给婴猴理毛的频次与其参与照料婴猴的强度成正相关,雄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照料自己喜爱的婴猴,照料其它婴猴的时间则较少(R_s=0.817,p<0.01)。雄性的顺位和其参与架桥的频次相关,雄性的顺位越高,参与架桥的频次就越高(R_s=0.421,p<0.01)。其中低顺位主动架桥的频次显著高于高顺位雄猴(x~2=50.752,p<0.01)。短尾猴中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