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是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回声特点及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尽早预防和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充足的依据。方法:1入选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查的为急性脑梗死组。同期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进行颈动脉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个人史、疾病史、血压和生化检验等基线资料。2应用GE-LOGIQ E9超声诊断仪,型号:9L线阵探头,5.0~9.0MHz。通过传统二维超声探查颈动脉血管及粥样硬化斑块,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回声。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将其分成四种(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及强回声斑块)。采用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测,显示斑块的弹性动态图像信息,采集相关的弹性参数(如弹性评分、弹性面积比值等)的数据。3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不同回声斑块的弹性面积比值的差异性,评价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弹性参数(如弹性评分、弹性面积比值等)数据的差异性。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基线资料与颈部超声检查结果建立急性脑梗死早期预测模型。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本研究入选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32~78岁,平均61.88±8.77岁。入选门诊患者5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30~78岁,平均60.42±11.5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发现,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及收缩压等因素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组高血脂史、饮酒史、血糖、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传统二维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2.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急性脑梗死组:1.71±0.20,对照组:1.34±0.27,IMT脑梗死组明显厚于对照组,统计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灰阶回声结果急性脑梗死组60例患者传统二维灰阶超声检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60处,其中低回声斑块18处、等回声斑块10处、混合回声斑块21处、强回声斑块11处。55例对照组发现斑块总数共53处,其中低回声斑块10处、等回声斑块15处、混合回声斑块13处、强回声斑块15处。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数量两组之间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3弹性成像技术相关参数结果3.1超声弹性评分结果两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低回声斑块组为1.22±0.43,等回声斑块组为2.10±0.57,混合回声斑块组为2.95±0.51,强回声斑块组为4.27±0.47;对照组低回声斑块组为1.73±0.78,等回声斑块组为2.33±0.49,混合回声斑块组为3.38±0.59,强回声斑块组为4.60±0.51。急性脑梗死组低回声斑块和混合回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3;P=0.036),有明显差异。等回声斑块和强回声斑块两组之间比较未出现明显差异(P=0.261;P=0.106)。3.2超声斑块弹性面积比值两组间比较结果超声斑块弹性面积比值比较结果如下:急性脑梗死组低回声组:1.15±0.09,等回声组:1.35±0.12,混合回声组:1.44±0.12,强回声组为1.91±0.14;对照组低回声组:1.23±0.10,等回声组:1.41±0.11,混合回声组:1.55±0.09,强回声组为1.93±0.06。急性脑梗死组的低回声组和混合回声组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9;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回声组和强回声组的弹性面积比值两组之间比较未出现明显差异(P=0.252;P=0.488)。所有急性脑梗死组斑块的弹性面积比值从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都是逐渐升高的,相互间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F=99.132,P=0.000),可以明显区别出几组不同回声斑块之间的硬度。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急性脑梗死早期预测模型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和超声指标中独立样本的t检验中两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的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P<0.05)建立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Wald=12.173 P=0.000,提示模型有预测价值。在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中病史方面的指标有饮酒史和高血脂史,其中有饮酒病史的可以增加急性脑梗死的患病风险高达25.538倍(95%可信区间为6.591~98.961);有高血脂史的增加急性脑梗死的患病风险高达6.681倍(95%可信区间为1.651~27.032)。查体指标中筛选出舒张压,舒张压每增加一个单位,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增加1.068倍(95%可信区间为1.015~1.123)。生化检验指标方面筛选的结果有甘油三酯、血糖两个指标。甘油三酯每增加一个单位,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增加3.765倍(95%可信区间为1.324~10.701);血糖每增加一个单位,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增加2.310倍(95%可信区间为1.344~3.969)。超声指标评价中只筛选出强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为稳定性斑块,在四种斑块中,强回声斑块的比例增多,患者斑块的稳定性越好,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将减少,OR值0.200(95%可信区间为0.042~0.957)。结论:1从本研究中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急性脑梗死组明显厚于对照组,IMT是患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2应用弹性成像技术的弹性评分和弹性面积比值可以明显区别出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低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的组织特性,可以较二维灰阶超声更加有效地评估斑块的不稳定性。且弹性面积比值还可以明显区别出脑梗死组不同回声斑块之间的硬度。3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弹性评分、弹性面积比值)通过对不同组织声学特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实时监测,提供了一些半定量的评估指标,从而更好的反映被检测的生物组织(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结构的3.3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不同回声斑块间弹性面积比值的比较结果软硬度,与常规二维灰阶超声比较,可以明显提高斑块不稳定性的检测,尤其是低回声斑块和混合回声斑块的不稳定性,对于临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进行早期预防、及时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有效的证据支持。4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包括舒张压、高血脂、饮酒史、血糖、甘油三酯及强回声斑块等指标的急性脑梗死预测模型,可以早期预测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