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目前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因肺癌死亡人数已经居于癌症死亡率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其中约25%~30%就诊时已是疾病晚期,约40%~50%已有远处转移,因而失去最佳手术切除机会,全身化疗及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三代抗肿瘤药物(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类药物等)的化疗方案是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化疗有效率也仅为30%~40%,并且很多患者出现呕吐,脱发等严重副反应,难以耐受。近年针对EGFR和K-ras等突变靶点研究一直火热,并涌现出许多针对EGFR靶点的药物,疗效显著。2007年日本学者Soda等首次发现EML4-ALK(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研究发现其与EGFR和K-ras的突变可能存在不共存现象,提示该基因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较高的又一分子靶点。目前针对EML4-ALK基因的融合位点结构研究较少,而其融合机制仍不清楚。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H2228细胞株中EML4-ALK融合基因的融合位点的结构分析,初步探讨EML4-ALK基因的融合方式和可能的融合机制。同时,我们亦通过对正常人群和原发性肺癌患者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查,初步对TNF-α基因-308位点单核苷酸的多态性与原发性肺癌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巢式PCR扩增EML4-ALK融合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然后进行序列拼接,进一步应用NCBI-BIAST(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及CENSOR系统分析该基因融合位点的序列结构和发生融合的可能机制。第二部分应用高通量Taq Man-MGB探针技术对TNF-α-308G/A位点,即rs180062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比较447例健康对照者和2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基因类型。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通过对融合基因的分析,发现在断裂点附近存在三个Alu重复序列,并发现ALK序列断裂点附近存在MIR序列。断裂点周围存在大量正向重复序列CTGT,及X元件的互补序列CCAGC,这些序列有可能促进DNA断裂和末端接合,并激发附近ALU序列的重组,并发现两个SNP位点。2.分析结果显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G基因型在男性、吸烟/非吸烟、小细胞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相对于GG型均为危险因素。结论:1.H2228细胞系融合基因EML4-ALK融合序列中存在ALU重复序列及MIR序列和大量热点序列CTGT和CCAGC,均可能与其融合机制相关,有待进一步探讨。2.TNF-α-308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原发性肺癌发病易感性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