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企业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历史机遇,通过自主承接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在短短30余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新的加工制造中心。"Made in China"已经成为全球服装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然而,随着服装产品逐渐呈现“量少、多款、流行周期短”的特征并朝着多元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加之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缺乏和工资上涨等因素以及国际经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服装企业尤其是加工型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方法粗放等诸多不具竞争优势的因素日益凸显,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考验,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装备技术水平、强化规范生产管理、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成为诸多服装企业不断追求的迫切课题。本文结合进出口数据法,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MS(Market Share)、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SC(Trade Specialization Confficient)、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CA(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指数对我国服装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进行分析,探寻我国服装加工型企业需要从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品牌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的依据。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嵌入式地参与案例企业的精益生产改造项目,梳理公司生产流程,改善车间生产瓶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准交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敏捷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品牌与供应商的协同。通过借鉴E品牌对供应商考评方法,尝试建立供应商考核评价体系,以价格、质量、准交率、快速反应能力、组织与管理、配合度作为考核指标,并对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不断改善的建议。以L公司为例,通过对公司生产现状的剖析,诊断其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物料的准时性、管理模式、流水线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计划以及在制品堆放五个方面具体分析,进而提出精益生产优化方案,从物料供应准时性及物料进出仓流程规范、流水线优化、订单管理、流程优化、5s规范五个方面具体改善议案,并重点研究了订单排程和流水线的同步化生产,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不断改善的建议。本研究期望对服装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精益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益于建立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市场需要的快速反应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