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其关键因为是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城乡优质教师配置严重失衡。因此,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更加巨大地挑战。除了继续实行教师交流政策,更应该重视农村教师自身的发展。积极开展城乡教师教研活动,促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理论层面,论文首先分析了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存在的弊端;而后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了现行的传统教研和网络教研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在分析了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并依据学习共同体、互动理论、案例教学等相关理论,以观摩课活动为例,构建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实现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的理论模型,并通对同步、异步观摩研讨这两个重要过程的详细论述,诠释了整个理论模型。
在实践研究中,为了探索利用远程交互平台实现城乡教师同步观摩互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以理论模型为依据,开展了基于远程交互平台的浙粤教师同步观摩研讨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现场观察、录像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活动实施效果及教师态度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调查。同时,针对在城乡教师之间开展异步观摩研讨活动的设想,选择了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异步观摩研讨活动作为研究案例,并对教师研讨内容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实现城乡教师同步、异步观摩互动的设想是可行的,且有效的。它突破了传统观摩课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充分发挥网络的强交互特性,实现了教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分离,同步观摩与异步学习并存,有组织性的集体教研与个体自主学习结合,得到了城乡教师的广泛认可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