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身问题在心灵哲学中一直是一个热点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它指的是关于心理的本质及其与身体的相互关系问题。当代的同一论在解答心身问题时认为,思想、信念、愿望、情感等所谓的心理现象是与身体的状态和过程(更确切地说是神经系统或只是大脑的状态和过程)同一的,他们是同一个事物。因此,拥有一个思想与身体的某些细胞处于某种状态而另外一些细胞处于另外的状态是同一的。这是当今心灵哲学的“本体论变革”中较为激进的一种形式,它从特定的角度为“世界除了物质什么也没有”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根据和论证,引发我们对“在什么意义上才可以说人有心”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本文在梳理同一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将现当代的心身同一论分为类型同一论和个例同一论两种主要类型进行了着重探讨,吸纳了其中尤其是个例同一论的合理成分,也借鉴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还重新解读了马恩的经典著作,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处于本体论地位的只有物质实在,但在现今条件下我们并不能立即抛弃心理语言。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笔者介绍了唯物主义的心身同一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考察了每一阶段的思想特点。在第二部分,笔者详细论述了类型同一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思想。总的来讲,类型同一论认为每一种心理状态的类型都与某种物理状态或大脑神经生理状态的类型相同一。在第三部分,笔者分析了类型同一论所面临的困境并以戴维森为代表论述了个例同一论的基本思想。与类型同一论不同,个例同一论只是认为一个心理状态同一于一个物理状态,并不要求相同的心理状态是相同的物理状态。这就比类型同一论的思想要弱得多。在第四部分里,我们把同一论放到了与它互动的理论网络如行为主义、还原主义和物理主义等理论中来进行考察,一方面厘清它与别的理论错综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揭示它的独特品格。在最后一部分即第五部分中,笔者借鉴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意识与物质关系的经典著作,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我们并不能立即抛弃心理语言,而应抛弃所谓的心灵实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