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1.5年内不同时期实验犬的生存、生活状况,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移植血管腔内壁内膜层的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变化以及不同时期人造血管的通畅率,探讨研制开发一种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方法通过建立犬颈总动脉-人造血管端端连续缝合的动物模型,应用床边彩色B超和DSA造影技术监测1.5年内不同时期移植段人造血管的通畅情况,并在DSA造影术后分期切取标本,做病理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移植血管腔内壁内膜层的内皮细胞爬生、内膜增生情况以及宿主组织在移植段血管管壁(血管支架)内的再生情况,结合实验动物的生活、生存状况,从而评定研制开发的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的价值。研究内容和过程人造血管由广东冠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是使用猪管材经环氧化法固定,多方位去抗原,偶联可粘附、富集生长因子的特定多肽,并使内腔表面带负电荷的表面处理而制成的一种生物型人造血管,其去抗原方法不是靠脱细胞,而是用封闭或改变抗原决定簇的方法。28只健康杂种犬作为实验对象,手术切除3cm颈总动脉,以口径4mm的小口径新型人造血管进行端端桥接。28只犬的28侧颈部随机分为1周、8周、12周、6月、12月、1.5年共六组,各含4、4、6、5、5、4条动脉。六组的近、远心端均行端-端连续吻合术,按分组时间定期用彩色B超监测每条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并于取材前行颈总动脉DSA造影术,观察人造血管不同时间的通畅率。所有实验犬在术中、术后均未使用抗凝药物。所有28例于术后1~2周时均行床边彩色B超探测检查,移植血管段均保持通畅。分别于术前随机选择性造影3例和术后3周、8周、12周、6月、12月、1.5年等六个时间段行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或经颈总动脉直接穿刺插管(仅3例)颈总动脉DSA造影术。在DSA检查前均常规用床边彩色B超作筛选检查,第一批实验犬全部经DSA检查证实;第二批实验犬术后6月前均仅作床边B超检查,如发现不通或有不同程度狭窄者加做DSA检查证实1例,1年以上剩余实验犬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颈总动脉DSA造影术。标本经处理后纵形剖开为两部分,分别作病理组织学(HE、V-G染色)和扫描电镜检查,如移植血管阻塞,仅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28只犬术中及术后无死亡,无偏瘫、失声等神经系统并发症。12周组和6月组各1只犬分别于术后11天和术后5天伤口形成局部包块,局部穿刺证实感染,予以加强抗生素治疗及局部抽液处理后均于3周内痊愈;未见移植血管暴露、破裂,所有伤口均愈合良好。六组28条人造血管除了12周组、6月组、12月组、1.5年组各1、1、2、2条血管阻塞外,其余血管均通畅,但12月组和1.5年组通畅的血管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显影延迟和充盈缺损。各个时期移植血管通畅率为:≤3月通畅率是96%;>3月≤1年通畅率是80%;>1年≤1.5年通畅率是50%。手术切取标本时发现,移植血管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1周组除外,移植血管外组织粘连较疏松);而1年、1.5年组取材时反而发现移植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少、疏松,并可见移植血管远端有侧枝血管形成。纵形剖开移植血管时发现,1周时标本腔内壁即有较完整的厚薄不一的纤维膜状物生长,未见血管栓塞。8周和12周标本腔内壁膜状物更致密,更均匀,未见有血栓及增生狭窄。6月、12月、1.5年组标本共有5条(5/14)血管阻塞,阻塞的血管均未见明显血栓形成。病理组织学检查:人造血管移植后1周:人造血管外肉眼可见有一层纤维组织鞘包裹,与人造血管间可见血凝块;血管通畅,人造血管腔内壁主要由含有大量红细胞的一薄层纤维膜覆盖。镜下见血管吻合口处有少量的纤维组织增生混杂有薄层少量红色血栓形成,尚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8周,肉眼可见人造血管外已被机化的结缔组织层包裹。镜下见宿主组织通过人造血管孔隙长入血管腔内参与移植血管新内膜的形成,新内膜形成较均匀,其中有丰富的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但仍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2周,镜下于吻合口处,可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且内皮细胞形态成熟,其下的胶原纤维增生更致密;而于人造血管中段,可见不成熟的内皮细胞呈岛状生长,新内膜层结构较吻合口处疏松,其间尚可见炎性细胞生长(图21、22、23)。因此,内皮细胞可见自吻合口开始,其成熟度逐渐向移植血管中段递减,而且细胞形态越靠近吻合口越象正常内皮细胞。移植后6月,通畅的人造血管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吻合口附近新内膜表面可见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图24)。阻塞的1例镜下人造血管内膜于血管近端吻合口处可见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但未见血栓。移植后12月,镜下人造血管吻合口附近腔内可见不同程度狭窄和纤维素样物质生长,管腔仍可见通畅(图25、26)。另外,移植血管管壁VG染色尚可见支架层内有大量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生长,原先的支架结构已部分被宿主血管壁组织取代。移植后1.5年,镜下人造血管管腔仍通畅,部分内膜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另外,移植血管管壁VG染色尚可见支架层内有大量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生长,原先的支架结构已大部分被宿主血管壁组织取代。扫描电镜检查显示:人造血管移植后1周:吻合段血管表面几乎被厚薄不一的膜状物覆盖,但吻合口仍清晰可见;人造血管近吻合口处可见均匀致密的片状纤维膜覆盖,并向吻合口处呈指样生长,未见新生内皮细胞的形态。移植后8周:吻合段血管表面完全被丰富密集的、大小不一的梭形或椭圆形细胞样覆盖,呈“铺路石样”改变,腔内面吻合口已消失。人造血管吻合口处内膜面可见小片状梭形细胞覆盖,细胞的形态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略有差异。移植后12周:吻合口附近内膜面更加光滑、平整,有似内皮细胞的梭形细胞规则排列,较稀疏,不连续生长。可见较典型的类似内皮细胞的梭形细胞由两侧吻合口开始向移植血管中段爬行,并已覆盖过吻合口。移植后6月:自吻合口开始即可见较致密类似内皮细胞的梭形细胞生长,并向移植血管中段连续爬行长约1.1cm;另于移植血管中段可见多处片状生长的内皮细胞形态,遍及整段移植血管。结论以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修复3cm长的犬颈总动脉缺损是可行的,新内膜形成早且完整,在12周时可见内皮细胞生长,6月内自然内皮化相对满意,虽然12月组以上的人造血管管腔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和没有细胞结构的异物生长,但其具有的良好抗感染、抗血栓、生物相容和稳定性、血管支架的再生能力,均有力地证明了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人造血管。对于移植后1年以上的血管内膜增生明显、管壁顺应性不匹配、移植血管管径单一,尚有待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