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与沿海和中、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为落后的状况,经济发展的落后,必然造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表现在中小学,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课程开设不齐,学科师资短缺,教学设施落后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美术课,更是由于专任师资奇缺,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学水平低,不规范,致使美术课成为师生的负担,处于尴尬境地。笔者供职于大西北的甘肃天水,在一所农村小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如何让美术课程内容更吸引学生,使之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更加紧密相关,与当地的特有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使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愿望,成为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有鉴于此,笔者在把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精神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探索如何联系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农村实际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因地制宜,关注各种当地特有媒材,研究利用这些媒材,运用其开展美术教学的方法,让小学美术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论文分为三章,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第一章,着眼于对新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视野的探寻,从课程开设、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实施等角度进行的观察分析,提出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对于丰富和拓展美术课程内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观点,指出该思路与措施是基于学生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的迫切需求,而天水地区又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对这些地方文化的宣传、介绍、了解、认同,需要从儿童少年的美术课学习做起。对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章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对天水民间美术的继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本文在这一部分还简单介绍了这一课题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也对现阶段天水的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对于后文的研究作必要的铺垫。第二章简述了天水市地方美术资源概况,对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天水地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调研,对两所村级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对各县区教师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得到了第一手确凿的数据,对于后文研究的对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章节,提出了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对策。利用天水独有的自然资源,提出对麦积山石窟艺术这一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壁画和泥塑艺术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引入小学课堂。笔者对于天水的民间艺术也进行了分析与整理,挖掘出天水所特有的民间艺术,将不同于其他地方艺术的特点分析与整理,提出了切实的方法与对策,特别是对于农村随处可见的自然媒材和人工进行了归类整理展示,并提供了许多有关图片以加强直观性,还展示了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案例以及备课教案等材料,也通过附录的形式进行了呈现。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今后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和想法,呈现了一个拓展美术教学内容的新思路,虽然在具体实施的层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笔者认为,长期坚持进行这种有益的探索,无疑能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健康发展不断开辟新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