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大陆有大部分是东亚季风区,受到季风影响导致气候相对比较复杂。随着工业、城市生活和农业用水急剧增加,加上全球水环境恶化,地下水位降低,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灾。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目前主要种植的油菜类型,具有产量高、抗病虫等优点,但是其抗旱耐瘠等相对较差,水分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抗旱种质的鉴定和筛选、抗旱相关农艺性状与生理指标的分析、抗旱基因的转录组分析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四个方面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选用12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采用PEG模拟干旱的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叶苗期抗旱性鉴定,通过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旱性形态鉴定分级、抗旱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之间抗旱性差异明显;聚类分析将120份材料划分为高抗、中抗、低抗、低感、高感5个抗性类型。最终筛选出了6份高抗材料和39份高感材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对上述120份甘蓝型油菜3-5叶期使用PEG模拟干旱法,对其处理前后的叶片保水力、可溶性蛋白以及脯氨酸含量等七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发现叶片保水力、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在处理后差异明显,经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结果发现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与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关系密切。所以,可以将这些指标作为前期筛选抗旱材料的辅助生理指标。2.以前期鉴定的120份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自然干旱处理(不进行灌水),对照为正常灌溉,7-10叶期对其抗旱性进行调查、鉴定,并取样对其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成熟期对其干旱处理以及对照组进行株高、主花序长、一次分枝数、主轴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调查考种,结果发现,在受到干旱胁迫后其株高、主花序长、一次分枝数和单株产量相应降低,其各生理指标相对升高,经过分析发现,其生理反应较农艺性状更为明显,且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也更为显著,所以在进行抗旱性鉴定时,应优先选用生理指标进行鉴定。3.以筛选出抗旱材料2351和敏旱材料899为试验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法在其生长的4-5叶期对其进行48h干旱处理,对两个材料处理前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了七个与甘蓝型油菜抗旱相关的基因,分别为:Bna A05g27660D、Bna C08g23920D、Bna A01g31910D、Bna A06g39340D、Bna A01g28540D、Bna C04g29320D、Bna Anng20780D;对测序结果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表明测序结果与q RT-PCR结果趋势一致,测序结果真实可靠。4.采用抗旱材料2351和敏旱材料899为试验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法对其进行干旱处理,以转录组测序挖掘的7个基因为候选基因,分别测定处理0h、12h、24h、48h其在两份材料的根和叶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Bna A05g27660D、Bna A06g39340D、Bna A01g31910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变化明显,且在抗旱材料和敏旱材料中表达差异较大,所以将这三个基因作为候选基因进行下一步的相关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