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资源,任何人类生产性、生活性活动都要在土地上进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地球整体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并且土地附着在地球表面,位置固定,不同地域的土地质量有好有坏,加之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土地资源愈显珍贵,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繁荣与昌盛的关键因素。“土地乃财富之母”,人类内在的趋益性推动着对土地资源无限的占有欲望,且不论全球范围之内,单看一国之中,围绕土地的产权、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而进行的博弃和斗争日渐繁多,已经成为一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冲突的导火索之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原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应需求发生了变迁,“城市经营”理念随之更新,土地市场日益完善,在这种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与推动之下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应运而生。虽然各地政府建立的土地储备制度模式不一,利益诉求也不同,但土地储备制度确实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蔚然成风。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在这十多年中发展较快,土地储备制度被定位于政府垄断土地供给市场、显化国有土地价值、调控房地产宏观经济以及防止土地执法领域腐败现象。无疑,土地储备制度的这种定位满含着中央政府的美好期许。然而,美好的期许在实践中偏离了方向,制度设计的初衷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践行,土地储备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负面影响远远超过正面影响,一时间异议四起。宪政是一种政治形态运行的过程,它是专制政体的对立物,宪法是其前提,民主政治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法治是它的基石,其通过限制国家的权力来实现保障人权的目的。由此可见,从定义上来讲,宪政所表达的这样一种精神的确与土地储备制度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稍不留心就会产生冲突与矛盾,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所以笔者用宪法精神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进行考量也有了理论创新的动力。在我国,要充分践行宪法所表达的精神,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就必须在土地储备这样一项制度中所涵盖的复杂的权力(权利)利益阵营中找准方向,切实做到“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本文从宪政角度入手,结合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实践状况对其进行讨论,希望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作者在第一部分描述了目前土地储备制度备受争议的一些表现,并且简要介绍了国外、国内对此项制度研究的概况。论文的第二部分阐述了土地储备制度的概念,并且深入分析了土地储备制度与宪政的关联性。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从公众参与、财产权、依法行政、权力制约四个微观面分析了中国土地储备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与宪政理念的脱节。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对储备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权力异化现象从主体、客体以及方式三个异化方面进行全面以及深刻的检讨。论文的第五部分,笔者首先介绍学者对于我国土地储备制度是否应该存在的观点,而后做出自己的判断,认为土地储备制度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基于宪政理念与精神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改革这项制度的建议。论文的第六部分是结语,作者怀着希冀之心表达了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期盼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