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现有各类投资者的特性,投资动因及投资的法律政策环境来挖掘影响欧洲私募股权筹资活动的各种因素,并在基于欧洲大陆七个国家近13年来筹资活动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面版数据模型对提出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整篇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概述了私募股权的特性(风险及其收益)和它在欧洲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研究私募股权筹资活动的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展示了国外专家学者在这一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概括分析了他们不同的研究方法、侧重的研究对象和对各个因素影响作用的阐述及实证检验的结果,另外这一部分还对私募股权和风险基金的不同定义作了简单总结;第三部分明确了本文研究对象的范畴,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探寻筹资活动的影响因素:首先概述了筹资活动的特性,提出了这些特性对私募股权投资参与者的要求,其次详细分析了现有各类投资者的投资动因和投资能力(资金状况及知识技能),并根据动因将他们分为三大类——财务利益驱动者,战略利益驱动者和社会效益驱动者,再者对他们活动的法律环境作了简单叙述;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的分析,先是提出了影响各类投资者筹资量的因素假设,分析了各个因素可能的作用方式和方向,然后寻找各个影响因素的代理变量,针对各类投资者分别构建了模型,最后详细描述了模型变量及其数据;第五部分列示了回归结果,分析了偏差的原因;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方向。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财务利益驱动者对影响投资回报的变量较为敏感,但是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特性,对这些变量的反映有时间滞后性;战略利益驱动者对人力资源和技术发展潜能十分关注,但他们的投资量受经济资源的制约很大;而社会效益驱动者的投资活动无法用某一特定理论、模型来解释,反映了这类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复杂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于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私募股权筹资量的决定因素,区分了财务利益驱动者和非财务利益驱动者并分别构建模型进行检验,而不是像以往的研究那样将所有的投资者都视为财务利益驱动者。另外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欧洲大陆的非成熟市场,反映了这类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性。关于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关于投资者分类的科学性、准确性,各投资者的投资动因并不一定唯一,因而主观地根据他们主要的动因分类可能会降低研究的精确度;第二是关于各影响因素代理变量的“代理性”,由于数据可获取性和可靠性的限制,文章中的影响因素并没有在模型的代理变量中得到最好的诠释;第三是对于社会效益驱动者的投资活动,本文并没有找到合理的理论和模型来分析解释。这些都有待以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