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服务于生产第一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是操作性技术人员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职化学教学中,贴近生活、贴近工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动手实践技能,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但在实际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应用意识培养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大多数教师仍以讲授方式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难将化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生难以学以致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比较研究国内各学科对应用意识的研究状况,借鉴陶行知的“教学合一”观点及STS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潍坊市区几所中职学校化学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了中职学校目前的化学教学现状,指出了目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较好地渗透应用意识、学生化学应用能力薄弱等,深入分析得出教学中影响应用意识的因素有:教材、教师、学生、社会环境等因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通过课内渗透、科技活动、到化工厂参观与实践等途径,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正确合理使用化学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意识。并提供了与之相应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前、后测调查问卷以及期末考试检验实施应用意识教育一学期以来的教学效果,由问卷结果分析和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学生对化学学习越来越有兴趣了,应用意识明显增强。最后对应用意识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研究结果初步证明: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渗透应用意识的教学方式是有效的,应用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及化学素养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在“做中学”的实践中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可以说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有待于深入研究,应用意识的培养还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