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壳对食用菌液体培养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68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通过在食用菌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状态、不同量的板栗壳(板栗壳粉、板栗壳粉的煮汁、板栗壳粉煮汁后剩下的板栗渣、板栗渣白腐菌降解液),研究板栗壳对四种食用菌(茶树菇、香菇、灰树花、平菇)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与板栗壳有关的物质的培养基对照,板栗壳粉、板栗壳粉的煮汁、板栗渣均能增加食用菌液体培养的生物量、多糖量,板栗壳粉的增加效果较好,板栗渣与板栗壳粉相比,相差并不显著。比较不同含量板栗壳粉的影响,发现10﹪的含量最为合适。 比较板栗壳粉、板栗壳粉的煮汁、板栗渣对四种食用菌的效果,对香菇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香菇生物量分别由2.065g/L,2.065g/L,1.887g/L增加到12.118g/L,10.819g/L,11.359g/L;胞外多糖量分别由0.229ga.,0.229g几,O.184g几增加到2.216g几,1.968g/L,1.914g/L。 对以不同方法提取板栗壳棕色素进行研究,发现在40﹪乙醇、pH9、料液比1:20(质量体积比)、提取时间2h的优化条件下,棕色素得率为75﹪。 以香菇菌株为发酵菌株,研究提取棕色素后的板栗渣对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培养条件:20﹪土豆汁、10﹪板栗渣、3﹪葡萄糖、1﹪麸皮、10﹪菌株En降解液(渣)、10﹪接种量、培养时间7d条件下,生物量、胞外多糖量分别达到16.010g/L、2.827g/L。 对胞外多糖进行了纯化分离及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可采用Sevag法脱蛋白、活性炭脱色进行精制纯化,在脱蛋白5次、pH5、温度40℃、吸附时间50min和活性炭用量3﹪的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达到67﹪、脱色率达到61﹪左右。 本课题研究初步表明,板栗壳可以用来首先提取棕色素,剩余的板栗渣可以作为食用菌液体培养的促进因子,能够显著提高液体培养香菇的生物量和多糖量。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板栗壳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检测免疫标记物(CD15、MPO、CD34、CD117、CD14、CD56、CD68(PG-M1)、CD163)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中的表达,以慢性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会议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IL-2R,sCD25)的表达在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85 例AL 患者血清标本,用ELISA检测血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上Cx43 表达及GJIC 功能的作用,并评价上调GJIC 功能后对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造血调控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会议
在种植豆科作物时施用根瘤菌接种剂,可以通过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向作物提供氮素营养,从而促进作物增产,减少化学氮肥使用,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大豆种植中,根瘤菌接种剂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落后于发达国家。本论文针对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筛选、与大豆的品种匹配、田间应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根瘤菌剂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实验数据的支持。本研究首先选取本实验室保存的6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和2株慢生型大豆
  目的 研究NGDN 基因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功能及作用通路。方法 RT-PCR 检测59 例初发AML 患者NGDNmRNA 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通过携带NGDN 序列的慢病毒转
本论文合成了系列含氮的化合物及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其结构。利用电化学和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运用核酸杂交技术,用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指示剂制备了DNA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识别和测定互补的DNA片断。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制备成DNA探针,并将DNA探针应用于靶序列DNA片断的识别。能有效的识别互补的ssDNA片断,具
  目的 伊马替尼的出现使得CML 患者的长期预后及生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我们分析了89 例患者的伊马替尼血药浓度水平,从而来评价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临
龙须菜是粤东沿海大规模养殖的主要经济海藻,资源丰富。残次龙须菜是指采收时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变色甚至出胶的龙须菜,目前尚未利用而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研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