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新形势下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一个包括两方面变化的过程,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行为。当前,中国正处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过程之中,但是由于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起步很晚,所以城市化水平至今仍然很低。本世纪前5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将遇到许多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人口增长过快而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如何吸纳大规模迁移人口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本文在现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从分析中国城市化现状入手,提出了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和将会遇到的若干问题,并依据相关原理、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对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取向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建国以来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通过回顾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发展形式的特性在于它与经济发展的进程缺乏紧密的联系。小城镇化曾一度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但是中国的城市化现在已经处于一种新的国际背景和社会形势下,基于其在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动力、发展方式诸方面呈现出与以往的不同之处,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不应再把重点放在发展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上,而应着力发展发展大城市。 本文之所以提出和强调是在“新形势”下的中国城市化,主要是因为这种新形势正是当前研究城市化战略实施和制定相应对策所须重视和把握的。大城市发展模式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符合城市聚集经济的要求,符合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变动规律的要求,以及作为一个工业化的后发国家,为了尽早实现现代化所需的高效率要求。我们应该依托科学规划,走大城市优先、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之路;实施城市群战略,倾力打造大城市航母;完善大城市“准入”政策,逐步消除城市化发展障碍;以人口城市化为核心推进城市化;实现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
其他文献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最炽热的领域之一,也是争论最多的领域之一,原因是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与“垄断”之间存在“度”的选择问题。适度的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