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和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迅速,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不仅表现在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各个地区内部的经济差距也是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迅猛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人民群众的日常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重要途径,深刻影响着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影响着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因此,弄清交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对于优化交通发展结构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探索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的影响及其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探究其内在机理。利用2001-2015年我国相关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我国交通事业及区域经济差距的现状,在充分考虑各省省内及省际之间要素禀赋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交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空间杜宾模型,对交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整体层面和多种细分层面分析了2001-2015年期间交通发展变化对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交通的发展有利于减小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对区域间经济平衡发展有促进作用。(2)具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扩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具有极化效应;从运输效率来看,客运周转量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而货运周转量则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扩散效应。(3)在探究交通发展状况对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时发现,空间溢出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占比普遍高于60%;空间溢出影响的辐射半径约为1000km。(4)分地区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极化效应在各地区都较为显著,客运周转量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极化效应,对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具有扩散效应,货运周转量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但会扩大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基于研究结论,结合我国现实发展情况,本文提出相关部门应当有针对性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补齐短板,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设施网络,提升运输效率,完善运输市场发展,有效利用空间溢出效应,增强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有效性和稳健性,提高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平衡,走出一条和谐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