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种影响土壤差异的造林树种选择初步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以大森林和大农业为主要特色,造林树种很多,树种差异对土壤指标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土层深度差异对于适宜树种选择意义重大。本文选择哈尔滨林场和秀水、帽儿山林场的多个树种(水曲柳、樟子松、杨树、榆树、落叶松等)为研究对象进行0-60cm分层土壤采样,测定根系密度、土壤pH、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真菌代谢产物(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TG)、容重、比重、孔隙度、比表面积、SOC、有机碳矿化速率等17个指标,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及标准化处理法对树种影响土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多重比较结果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综合得分排名发现,榆树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维持能力(有机碳、碱解氮、全N、全P、速效磷、速效钾、全K),综合得分38,而杨树表现最差;降低土壤盐碱能力(pH和电导率)来看,黄檗、落叶松得分比较高(>15),胡桃楸表现最差(7.5)。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土壤肥力维持和降盐碱得分平均值相差很小,综合得分差异在15.6%以内。城市立地是典型困难立地,我们研究结果说明绿化树种选择对于改良城市土壤的重要性:对于贫瘠盐碱的核心区域,造林树种可以选择养分消耗少和降盐碱能力强的树种,对于土壤水肥条件优越的地区(如河道、湿地周边)可以考虑一些养分消耗快、生产力高的树种。(2)尽管不同地点间土壤差异较大,但也存在树种差异一致性。土壤物理性质(容重、比重、孔隙度、比表面积)维持方面,秀水、帽儿山两个林场相关指标标准化综合得分多显示水曲柳最高,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土壤物理性质维持能力,且多通过土壤容重下降来实现。土壤固碳能力得分最高的也是水曲柳、两个研究地点结果类似,主要与其高根系密度有关。综合土壤肥力维持能力(N、P、K及其有效态及真菌代谢产物球囊霉素相关蛋白),不同地点间种间差异排序不同。降低土壤盐碱能力(pH和电导率)来看,樟子松得分最高,尽管不同地点不尽一致。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影响尽管不同地点、不同土壤深度多不相同,但总体上存在规律性,特别是土壤物理性质维持和土壤固碳能力方面。(3)长期定植于类似土壤条件下,树种能够显著影响土壤各理化指标,但不同土壤层间存在明显差异。树种差异在不同土层之间表现一致(类型*深度,p>0.05)的指标占:哈尔滨林场10个指标、秀水林场13个指标而帽儿山全部测定指标(17个);树种差异对土壤指标的影响不同层不尽一致,主要表现在土壤pH、电导率、容重、速效磷、全磷、全钾等指标。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田间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12个禾本科牧草材料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对12个牧草材料的耐寒性进行评价。田间试验在秋冬季自然低温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3个温度梯度(0℃、-5℃、-10℃)和3个时间梯度(12h、24h、36h)交叉进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12个禾本科牧草材料耐寒性生理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12个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而细胞膜透性
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为生物体基因编码的小肽,通常由12~6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分子量小于5kDa。它们在动、植物中的广泛分布,提示其在生物体的生长及抗感染中发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