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林高校女大学生,因为其所学的专业、所学习的环境以及她们自身在生理条件和社会角色,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她们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作为农林院校的学生,她们所学的专业,因为大多涉农,而涉农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相对较为落后,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本来就相对较少,女大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就业则更难。因此,关注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关注她们的职业价值态度,对于改进农业专业教育、促进农林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价值观教育与时代特点紧密相连,因此,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我们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紧紧围绕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特色,以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指引,促进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等内容,并以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自编问卷和修订的宁维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方式和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前一个问卷,采用总分法,根据得分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估,了解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以及女大学生获取职业价值观教育素材的相关方式,以探索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方法的匹配性。对后一个问卷,采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进行分析,分析了不同专业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方法对其职业家业价值观培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针对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方法的匹配性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农林院校女大学生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培养方法的选择单一化;二是职业价值观教育中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方法选择较为呆板;三是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仍然是以说理引导法为主,不能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对实践需求;四是对网络环境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重视不够,五是未能充分调动校园、家庭、社会三种环境在价值观培养中的协同作用。针对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方法中存在以上的问题,结合教育学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及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职业价值观形成规律,加强实践锻炼法在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中增加模拟实践、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减少说教意味。同时,建构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有效利用社会环境,促进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机制,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