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头戴式显示器作为一种穿戴式显示设备,需要满足小型化、轻量化、色彩饱和等特点,而简单轻巧的光波导是实现AR显示最有潜力的元件之一。光入和光出的耦合元件,以及微型化的显示器件作为关键元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因此,研究和制备大耦合效率的耦合元件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备性能优良的小尺寸头戴式显示器,本文从波导耦合元件和整个显示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的波导结构提出了优化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戴式显示器作为一种穿戴式显示设备,需要满足小型化、轻量化、色彩饱和等特点,而简单轻巧的光波导是实现AR显示最有潜力的元件之一。光入和光出的耦合元件,以及微型化的显示器件作为关键元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因此,研究和制备大耦合效率的耦合元件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备性能优良的小尺寸头戴式显示器,本文从波导耦合元件和整个显示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的波导结构提出了优化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光栅:偏振体全息光栅(Polarization Volume Grating,PVG)。该光栅由液晶材料制备并保留了体全息光栅的相关性质,如布拉格衍射等,且具有更大的响应带宽,同时也保留了普通液晶偏振光栅(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Grating,LCPG)的偏振敏感性。本文将PVG置于波导应用环境中进行联合建模仿真,使用有限元法分析并对比研究了不同条件下PVG的耦合效率和响应带宽。研究了液晶光栅的制备流程和相关参数,通过改善偏振全息法的曝光光路和制备液晶光栅的关键技术,获得了高衍射效率的PVG波导结构。本文还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波导显示系统方案,将共同构成图像源部分的光源与反射型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分开置于波导外侧的不同位置。该系统中采用具有大角度、高布拉格衍射效率的透射式PVG作为入耦合光学元件,PVG一侧与波导表面贴合,另一侧与反射型SLM紧密贴合,光源位于入耦合光学元件所在波导表面的对侧,从而实现了超薄结构的波导显示系统。通过仿真方式验证了系统设计理念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透射式PVG可以作为入耦合光学元件,实现波导光学成像。该系统通过重新排布元件位置可以从多个维度减小波导的尺寸,大大减小波导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头戴式显示器小型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纱线生产流水线中重要的辅助性设备,全自动理管机能够高效地整理目标纱管,提高纱线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对提升纺织行业的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残纱检测算法、带纱纱管的剔除、纱管规整、人机交互界面及纱管下料控制等关键技术展开理论和试验研究,研制一种高可靠性全自动理管机。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为提高带纱纱管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霍夫变换与
头戴式增强现实(Head Mounted Display-Augmented Reality,HMD AR)是目前信息显示技术领域的热点。在实现HMD AR的各种技术方法中,光波导技术由于其轻薄的体积和较大的出瞳面积成为HMD AR的主流技术方案。波导耦合是光波导显示系统中最关键的技术,直接决定了波导显示系统的成像效果。本课题组利用偏振光取向技术与液晶自组装特性研发了一种新型耦合光学元件——偏振体
公共街区是指以承载商业、办公、文化等公共活动为主要职能的街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对公共活动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与设施开始以街区的形式集中建设,国内公共街区的数量和在城市空间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公共街区的结构与空间布局产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的公共界面从以道路为中心转化为向街区内部延伸,公共街区布局模式的转变促使我们探索集约地协调街区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愈来愈大,同时迫切需要特殊工作环境(比如太空)下的电能。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光发电的半导体器件,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环保能源,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航天器的电源中,80%以上的卫星都利用了太阳能电池组件。但是在空间中分布着大量不同来源、不同类型和不同能量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会和太阳能电池器件发生碰撞,将能量传递给材料内部,造成材料的物化性质发生改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便利性和高效性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但是受轨道站点内设施设备的使用年限和客运量等因素影响,运营突发事件逐年增多,尤其是其中对运营产生影响的故障事件,会对运营秩序和运营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换乘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节点,在故障情况下,研究其内部的客流演变特征,为运营管理提出建议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南京地铁真实运营故障数据挖掘故障发生的规律性特征,然后基于乘客路径行
随着小城镇城市化的发展,规划中不乏出现大街廓、宽马路、大高楼的巨型尺度模式,现代城市化空间向小城镇蔓延,原有低层高密形态的传统小镇肌理遭到破坏,造成居住环境舒适度恶化,社区活力缺失。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文以周铁镇空间形态与微气候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适用于未来小城镇住区建设的空间形态。首先,对室外微气候、室外热舒适度及其与城镇空间形态的关系、低层高密住区等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对反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