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必不可少,早在距今约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黄金制品,如金沙遗址的大金面具。金银文化在秦汉时期得到了繁荣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融合了异域风情。在新疆昭苏县内出土的金银器,正处于魏晋时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时期,特别是波马墓地出土的一号文物——波马黄金面具,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对波马黄金面具的研究工作,不仅能弥补缺失的部分墓葬信息,还可探寻其背后此时期的草原民族社会发展水平、文化相承融合的“文明进步状态”。然而,自波马黄金面具出土以来,对其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探寻相关信息并希望有新的发现,本文将对波马黄金面具的制作工艺进行详细的科学分析。本文在搜集相关黄金面具的研究、保护情况时发现,黄金制成的面具在古代世界中并不多,目前来说只存在于有限的几个古文明中心,如希腊、埃及等地,更加凸显出波马黄金面具的珍贵。在搜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仪器对波马黄金面具的材质进行了检测,发现其含金量高达90%以上,且材质均匀;对黄金面具上镶嵌宝石的成分进行了检测,均为铝质系列石榴石,并对宝石的来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推测其可能来源于伊犁河谷的大恩别列钨矿或由中原地区通过丝绸之路贸易而来。对黄金面具的制作工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面具是由两块金片通过铆接工艺铆合在一起,使用金相显微镜对本体金相样品进行观察分析得到,金片铆接好后使用锤揲工艺成型,并且为冷锻成型;使用半空心铆钉铆接金片于面部作为宝石底座;对络腮须处的宝石底座外围点焊金珠形成连珠饰,焊接金珠使用了二次焊接的工艺,推测第二次焊接为面具整体的高温处理;最后使用包镶的镶嵌工艺将数十颗宝石镶嵌其上,宝石底座中有可以增加宝石光泽度和饱和度的银质垫片,部分底座中疑似使用了胶料对宝石进行固定。面具在埋藏过程中留存了许多污染痕迹,主要有面具表面大面积的黑色污染物、部分宝石底座内干硬的黑色物质以及眼角处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其中白色粉末状固体的分析结果显示其为骨粉或铅白。由于面具上该物质残留较少,且同批出土的其它金器上未发现同样的物质,对于其用途尚无合理的推测,可能是不小心沾染或某种宗教、文化产物。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对黄金面具进行更详尽的检测分析,使得文章的研究深度尚有所不足,但本次研究弥补了波马黄金面具科技分析方面的空白,为波马墓地出土的其它黄金器物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并且为将来更进一步的对波马黄金面具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修复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更为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