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微合金钢的Q-P-T工艺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汽车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而世界范围内仍面临着能源、环境、安全三大问题,这就要求汽车钢向着轻量化、高强度、高塑性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一系列的具有优良的强塑性结合的汽车板应运而生,如DP钢、TRIP钢等。2003年,Speer教授等提出了Q&P的新型热处理工艺,并建立了碳在配分过程中的热力学模型,即“限制条件准平衡”(Constrained Carbon Paraequilibrium)模型。通过淬火和配分过程,最终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在变形过程中,马氏体提供强度,残余奥氏体发生TRIP效应提供塑性,最终钢具有良好的强塑性结合。鉴于CCE模型中没有考虑到碳化物的析出和界面迁移,为此,徐祖耀院士在Q&P工艺的基础上,提出Q-P-T工艺,在钢中加入微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元素,以期形成沉淀析出强化作用,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经过初步验证,Q-P-T工艺得到的性能较Q&P工艺更为优越。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对Q-P-T钢进行实验。以0.19C-0.19A1-0.053Nb-0.94Ni-0.89Cr成分的钢研究对象,通过Q-P-T工艺的处理,得到强度为1500MPa级别以上,延伸率10%以上的钢种。本文研究了淬火温度、配分温度、配分时间对Q-P-T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强度有所增大,这是因为淬火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获得的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变差,二次水冷时会向马氏体转变。在较低的配分温度下,随配分温度的升高,强度有所降低,但继续增大配分温度,强度会增大,这是因为在较低配分温度下,随配分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越稳定,在较高温度下配分时,残余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使得强度增大。随配分时间的延长,碳向残余奥氏体中的扩散变得充分,接着残余奥氏体会向贝氏体转变,随着配分时间的继续延长,碳化物析出消耗碳,马氏体软化,残余奥氏体中的贫碳区域会向贝氏体铁素体转变,整体呈现出强度先降低后增大,随后又降低的趋势,延伸率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本文设计了将Q-P-T工艺中配分后的二次水冷改变为二次空冷的新型热处理工艺,研究了各种工艺因素对二次空冷条件下的Q-P-T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二次空冷条件下钢的强度有所降低,大概在1400MPa左右,钢的延伸率有所提高,大概在15%以上。在配分后进行空冷过程中,残余奥氏体不会发生马氏体相变,工艺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也和最初的Q-P-T工艺(配分后水淬)有所不同。将配分后空冷和水冷获得的钢的组织性能进行对比,发现空冷后得到的钢的马氏体板条束比较杂乱,铁素体区域较多;其强度也较低,延伸率有所提高,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塑积,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潇湘"意象群,包括潇湘、湘妃、斑竹、屈原、贾谊、渔父、桃花源等意象,这些词汇都潜藏着一种内涵,抒发着一种情感。结合文学史上的部分诗歌,分析"潇湘"意象群的内涵,对理解
<正>美国有研究发现,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儿童肥胖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女孩患上儿童多发性硬化症(MS)。2004-2010年间,研究人员调查了75名年龄在2-18岁之间患有儿童MS或临床孤立
会议
<正>战略控制系统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战略管理的兴起,在管理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按照战略控制的目的不同,战略控制方法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控制战略执行
对于传统雷达系统,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通常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过程。然而,在跟踪阶段,可以获得目标位置信息(跟踪信息),将该信息反馈至目标检测器将有助于提升检测性能。为此
<正>超声介入技术是在超声设备的探测和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关节造影以及抽吸、注药治疗等操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妇科及甲乳外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上。由于高频探头高分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数据常作为现场判定围岩稳定性的最重要依据,很多时候甚至是惟一的依据。但是,在我国的隧道设计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建立基于位移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判
以37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的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使用多媒体中的消极情绪与意志行为交互影响,互为主要
本文对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条件、讨论式教学法的优越性、讨论式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实施中教师应注意
<正>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绩效管理。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环境和民族地区企业的特点,以A公司为例,分析并讨论了平衡计分卡在民族地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