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颅内段椎动脉的血管解剖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血管内治疗颅内段椎动夹层动脉瘤提供解剖学依据。2.以解剖为基础研究血管闭塞术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并比较其预后。方法:1.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6例(32侧),椎动脉颅内段为椎动脉进入枕骨大孔至汇合成基底动脉间的一段。对双侧颅内段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颅内段椎动脉的走行、管径、重要分支、供血范围及颅内段椎动脉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并精确测量椎动脉左右两侧的起点、终点的压扁外径,左右两侧椎动脉的长度以及至各重要分支段的长度。2.在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南昌大学二附院脑血管造影显示正常的成人患者中取50例分析其颅内段椎动脉的影像学特点,运用计算机的测量工具测量出颅内段椎动脉管径及长度。3.研究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南昌大学二附院33例采用血管闭塞术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并比较其预后。结果:1.在尸头标本上解剖并观察颅内段椎动脉的起始、分支、走行及变异,并以图片和图表的形式记录。本组颅内段椎动脉均自枕骨大孔处由颅外段椎动脉延续而成,出现率100%。入颅后椎动脉走行于延髓腹侧,在桥延沟处左右椎动脉合成一条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起始段压扁外径为5.20±0.33mm,左侧椎动脉末端压扁外径为5.05±0.37mm;右侧椎动脉起始段压扁外径为4.80±0.59mm,右侧椎动脉末端压扁外径为4.62±0.77mm,椎动脉左右两侧的起点及终点的压扁外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长度为32.7±1.1mm,右侧椎动脉颅内段长度为31.8±1.4mm,两侧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椎动脉起始段至小脑后下动脉起始段长度为17.6±1.2mm,右侧椎动脉起始段至小脑后下动脉起始段长度为16.4±1.1mm,两者在统计学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椎动脉起始段至脊髓前动脉起始段长度为25.4±1.5mm,右侧椎动脉起始段至脊髓前动脉起始段长度为23.8±1.3mm,两者在统计学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2.收纳的50例正常脑血管造影图像中,左侧椎动脉起始段管径为3.20±0.30mm,左侧椎动脉末端管径为2.20±0.30mm;右侧椎动脉起始段管径为3.10±0.40mm,右侧椎动脉末端管径为2.00±0.20mm,椎动脉左右两侧的起点及终点的管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长度为33.50±3.40mm,右侧椎动脉颅内段长度为32.3±4.10mm,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椎动脉起始段至小脑后下动脉起始段长度为16.80±2.20mm,右侧椎动脉起始段至小脑后下动脉起始段长度为15.9±3.40mm,两者在统计学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椎动脉起始段至脊髓前动脉起始段长度为23.40±2.50mm,右侧椎动脉起始段至脊髓前动脉起始段长度为22.8±2.70mm,两者在统计学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3.本次研究的33例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5例患者采用血管闭塞技术治疗,其中4例痊愈,1例术后半年复发;28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其中26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术后半年复发。采用mRS评分系统对两种治疗方式的预后进行评估,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1.左右侧颅内段椎动脉起止点管径、重要分支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发出部位至颅内段椎动脉起点无明显差异。2.采用血管闭塞术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均存在动脉瘤复发可能,因此血管内治疗术后应定期复查DSA。3.由于颅内段椎动脉发出较多重要分支血管,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常累及或毗邻这些分支血管,因此行血管闭塞术治疗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有其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能很好的避开栓塞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等颅内段椎动脉重要分支血管,手术适应证广,同时该治疗方式与血管闭塞术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