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领域是维持动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资源,导致种内和种间领域竞争频繁发生。领域信号能够减小身体冲突,降低领域防御的成本,其中声信号是最为常见的领域信号。在动物界,通过社会叫声识别入侵者和邻居十分普遍。在青蛙、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中,接收者能够根据听到的叫声判断领域内邻居、领域外邻居和陌生个体,并随之调整行为反应。然而,关于领域叫声的种间识别与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青蛙、鱼类、鸟类和灵长类动物。蝙蝠作为高度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域是维持动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资源,导致种内和种间领域竞争频繁发生。领域信号能够减小身体冲突,降低领域防御的成本,其中声信号是最为常见的领域信号。在动物界,通过社会叫声识别入侵者和邻居十分普遍。在青蛙、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中,接收者能够根据听到的叫声判断领域内邻居、领域外邻居和陌生个体,并随之调整行为反应。然而,关于领域叫声的种间识别与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青蛙、鱼类、鸟类和灵长类动物。蝙蝠作为高度群居的哺乳动物之一,主要依赖声信号在黑暗环境活动,常常发出复杂多样的领域叫声争夺领域,但其能否识别和响应种间领域叫声仍不清楚。本论文以同域分布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和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种间领域叫声的识别与响应研究。通过习惯化-去习惯化回放法,分别对三种蝙蝠播放同域物种的领域叫声,量化种内和种间识别行为反应,明确领域叫声的种间识别功能。此外,以大蹄蝠作为测试对象,模拟自然状态下同域共栖异种蝙蝠(普氏蹄蝠和中华菊头蝠)和非生命物体(大蹄蝠标本、蝙蝠模型、扬声器和伴随大蹄蝠回声定位声波回放的扬声器)入侵大蹄蝠栖息领域这一过程,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大蹄蝠领域叫声的可塑性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蝙蝠在回放异种领域叫声时,均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反应。播放不同物种的领域叫声时,蝙蝠产生头和身体运动无显著差异,但发出的回声定位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蝙蝠能够识别同域异种的领域叫声。与播放同种领域叫声相比,播放异种领域叫声诱导大蹄蝠和普氏蹄蝠发出回声定位声波峰频更低、持续时间更短、带宽更窄,表明蝙蝠对同种领域叫声反应更加强烈。2.大蹄蝠应对同域不同物种入侵时,发出阶梯向上调频型(stepped upward frequency modulation,s UFM)音节。3个物种间的s UFM音节声学参数判别率显著高于随机概率,表明大蹄蝠对异种的声学反应存在差异。大蹄蝠对同种和普氏蹄蝠的声学反应基本相似,但对中华菊头蝠的声学反应显著不同,其叫声复杂性和发声速率显著低于响应中华菊头蝠的,s UFM音节比例显著高于响应中华菊头蝠的,这可能与物种、体型及其熟悉程度有关。3.大蹄蝠应对不同非生命物体入侵时,其发出的s UFM音节在实验组间判别成功率显著高于随机判别率,表明大蹄蝠对不同非生命物体的声学反应存在差异。大蹄蝠在应对同种和不同非生命物体时领域叫声发声速率和s UFM音节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入侵物体形状和是否伴随大蹄蝠回声定位声波回放有关。综上,大蹄蝠、普氏蹄蝠及中华菊头蝠三种同域蝙蝠能够对彼此的领域叫声进行识别,其识别反应相同但识别程度存在差异。大蹄蝠对不同入侵对象发出的领域叫声具有显著差异,对同域异种和非生命物体通过不同的领域叫声进行响应。本研究首次明确了蝙蝠种间领域叫声识别能力及其响应差异,促进了对动物声通讯和认知的理解,从声学的角度有助于深入研究蝙蝠种间相互作用,为动物交流和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和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白鹤(Grus leucogeranus)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极危物种,其种群数量在全世界仅有3000-4000只,在迁徙过程中高度依赖迁移路线上的中途停歇生境。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莫莫格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是白鹤东部种群春秋迁徙的
繁殖是植物种群生活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是植物繁衍后代和延续种群的最基本的行为过程,也是植物种群更新的关键。植物有性繁殖生态学以植物繁殖这一关键的生命过程作为核心部分,把植物与环境以及与其它生物间的相互适应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早春短命植物在短暂的地上生活史阶段进化出了特殊的生长繁殖策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适应了早春环境。早春短命植物的生长周期弥补了早春低温季节森林内生态位空隙,避免了
自然界中动物合作行为普遍存在,互惠行为既可作为解释合作行为发生的一个机制,又可视为是合作行为的进化。动物合作与互惠行为研究大多集中于灵长类动物及鸦科鸟类,研究内容以亲属间和配偶间具有代表性的互惠利他和合作繁殖行为居多。食物是个体生命维持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食物分享属于一种代价高昂的行为,个体可通过食物分享树立其优势地位或展示其优越的生理状态。互惠递食则可看成是彼此间的食物分享行为,强调互惠双方的
苔藓植物门(Division Bryophyta)包括苔纲(Hepaticae)、藓纲(Music)、角苔纲(Anthocerotae),苔藓植物作为高等植物中的低等类群,物种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R.H.Zander),隶属于藓纲(Musci),丛藓科(Pottiaceae),对齿藓属(Didymodon Hedw.)。植物体疏丛生,茎
飞行肌降解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在“具备飞行能力”的昆虫种类中广泛存在。飞行肌降解是昆虫对外界环境的一种生存适应,可有效保存利用体内有限的物质与能量,长期以来,这种发育现象始终是国内外学者的热点研究问题,探究飞行肌降解的分子机理是诠释昆虫生长发育的理论基础。目前,关于该现象在稻水象甲、麦长管蚜等鞘翅目、半翅目昆虫中已有少量研究,但在直翅目中尚无定论,尤其是蟋蟀科昆虫中相关分子机理研究较少。家
温度感知对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温度受体基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在对不同栖息环境和核心体温的适应过程中,其温度受体基因可能会发生相应的适应性进化。本研究以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群中温度受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首先通过皮肤转录组测序获得四种鸟类(灰喜鹊、大山雀、非洲鸵鸟和鸸鹋)温度受体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然后结合已发表的256种物种序列,使用PAML软件中的支模型和支位点模型对不同
年龄因素常被用于解释鸟类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繁殖差异,然而,小型鸟类寿命短且易受扩散等因素影响,标记跟踪困难,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研究较少。研究组前期利用环志对白眉姬鹟成鸟和雏鸟进行了多年持续标记跟踪,发现其具有栖息地忠实性,且同一标记个体多次被重捕。2019-2020年3-7月,以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的白眉姬鹟为研究对象,结合组内前期数据,以重捕次数作为其相对年龄,将其划分为1龄、2龄和2龄以上三个年龄组,
天山鸢尾(Iris loczyi Kanitz),隶属于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 L.),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亚等地区的草甸、草原、沙漠砾石地。天山鸢尾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冰川运动影响的恶劣气候环境下得以幸存,是研究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地理模式的好材料。进一步探究第四纪气候波动对青藏高原现今植物分布格局和种群进化历史的影响,为青藏高原的
翅型分化是昆虫对生存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机制,在昆虫中普遍存在,主要包括“天生型翅二型”和“落翅型翅二型”两种。目前有关翅型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生型翅二型”昆虫,而关于由落翅造成“翅二型”现象的昆虫研究相对较少,不同环境条件对昆虫落翅规律的影响尚不清楚。昆虫的翅型分化是其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生存应对策略,探究影响昆虫翅型分化的环境因素对理解昆虫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落翅型翅二型”家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