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行山由于影响东南或偏东低空急流,有利于在山脉附近靠近平原一侧出现沿地形走向分布的两个强降水中心,一个位于太行山中部约37°N附近,一个位于太行山南部约35.5°N附近。本文基于中国台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及再分析资料,通过两个不同个例的实况和模拟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天气背景下,太行山中部、南部复杂地形在短时强降水天气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对流单体群均是沿着地形走向移动,其移动路径均在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行山由于影响东南或偏东低空急流,有利于在山脉附近靠近平原一侧出现沿地形走向分布的两个强降水中心,一个位于太行山中部约37°N附近,一个位于太行山南部约35.5°N附近。本文基于中国台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及再分析资料,通过两个不同个例的实况和模拟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天气背景下,太行山中部、南部复杂地形在短时强降水天气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对流单体群均是沿着地形走向移动,其移动路径均在山脉坡度较大的位置。“5·22”强降水过程主要受到两组对流单体群影响,第一组对流单体生成后随着地形由西北-东南向转为东北-西南向,第二组对流单体移至海拔高度400 m附近后,再持续沿此地形高度向西南移动。(2)太行山中部东麓山脉-平原的陆面特征在日辐射的作用下会形成气候场上的地形辐合带。此地形辐合区在冷锋系统的动力抬升作用下形成了更强的地形辐合带,从而促进了对流单体群在此地形辐合带中的触发。(3)对流系统的强度变化与太行山东部的山脉—平原环流系统(Mountain-Plains Solenoid;MPS)密切相关。一方面,MPS的近地层东风异常与太行山脉东麓地形相耦,增强了太行山山脚附近对流发展的动力抬升作用;另一方面,东风气流增强了来自东部平原地区的水汽输送。暖湿气流在地形抬升和MPS上升支的共同作用下,增强了对流单体的降水强度。(4)太行山南部喇叭口地形起到汇聚水汽、积聚能量、增加湿绝对不稳定层(Moist Absolutely Unstable Layer,MAUL)厚度从而加强降水强度的作用。当持续不断的偏东暖湿急流到达山脚后,在地形的阻挡和抬升作用下,会产生持续的强烈上升运动,一方面上升运动会抬升MAUL的高度,使当地上空的湿层厚度增加;另一方面MAUL长时间的稳定维持,有利于对流的触发和对流单体的重复形成。
其他文献
冰川湖泊,简称冰湖,是冰川运动形成或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天然湖泊。作为冰川运动的衍生物,冰湖的动态演化过程便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加速了与其接触冰川的融化,在地表水循环和冰川灾害演化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冰湖的快速扩张已逐渐影响到高山冰川下游的居民生活,因此亟需掌握当前完整的冰湖清单及时空变化特征。由于之前没有对冰湖面积或体积开展过全球范围的精细评估,对这些冰湖中储存的水量和
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渐严重。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它会对大气环境造成重要影响,降低大气能见度,同时诱发各种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研究表明,PM2.5浓度随昼夜周期变化会造成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大气污染,但目前卫星反演的气溶胶产品大部分只适用于日间PM2.5浓度研究,不能有效反映夜间PM2.5污染的空间格局。本研究利用NPP/VIIRS提供的VNP46A1逐日夜
土壤有机碳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实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快速估算对于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测量方法成本高且效率低,而土壤光谱技术能够高效快速获取土壤属性。其中成像光谱技术可以同时获取土壤剖面的图像和光谱信息,实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快速测定和精细化剖面制图。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成像光谱技术进行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剖面制图,估算1 m深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进而
高精度的土壤水分数据对于区域水文、生态、气候乃至整个陆面过程研究至关重要。由于目前常用的土壤水分空间数据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偏差较大和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在气候、水文和生态研究领域及对于数据更为精细化研究的需求。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中部多年冻土区(玉珠峰-格拉丹东)12个站点长期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利用Sentinel-1 SAR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构建了适用于该区域的表层土壤水分
火星尘暴与太阳活动能够影响火星大气成分运动和变化,并通过大气能量输送影响火星大气结构与气候变化。但由于观测数据有限,火星热层大气密度对尘暴和太阳活动的响应规律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 N,MAVEN)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ACC)数据估计的火星热层大气质量密度,以及中
湖陆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对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演变有很大的影响。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面积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而模式中的下边界一般默认湖面积不变,这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较大,必然带来模式预报误差。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20年6月29日夏季夜间发生在鄱阳湖地区的一次先于湖西岸减弱(第一阶段)、后于湖上空增强(第二阶段)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湖面积变化的敏感性试验,深入研究鄱阳湖对强
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湖南-湖北)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的重要枢纽,不同天气环流下大气热力、动力条件及区域传输和本地排放对长江中游PM2.5重污染传输汇聚的影响及机理,是亟待深入研究的大气环境科学问题。本文基于2015-2020年环境-气象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大气动力学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全面认识了不同天气环流型下长江中游PM2.5重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作用,明确
水位信息是研究水循环和水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近实时、高精度地监测其变化可以提前预防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为水循环等研究提供观测数据。传统水位测量依靠水位站,测量成本高、范围小,且获取的水位结果是利用水位计测量的相对水位变化,易受地壳运动等影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技术利用岸边架设的GNSS接收机所获取的信噪比(SNR)数据反演水位变化,为水位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方
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持续性低温事件频发,本论文利用1980~2017年中国654站逐日气温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冬季大范围持续性低温事件(简称低温事件)进行分类,并对比研究各类低温事件中的大气低频特征及其差异。主要结果如下:低温事件分为全国类、东北类和东部类,其冬季温度均具10~30天(10~30 d)显著周期。在对流层低层,三类事件主要受西伯利亚高压低频异常(Low-freq
季风对于亚洲地区天气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基于最新的第六阶段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实验结果,探究了未来不同变暖情景下亚洲夏季风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层温度变化对季风的影响,从动力和热力作用角度分析了未来亚洲夏季降水变化的机制。利用气候反馈响应分析方法(CFRAM),对季风区对流层温度变化进行归因研究,探究了辐射和非辐射过程对季风区对流层温度变化的贡献,解释了海、陆、气相互作用对于季风区对流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