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多普勒显像(nssueDopplerImaging,TDI)自1992年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定量和客观性方面,TDI较传统超声的优越性已经得到认可,而在诊断、鉴别、随访心肌节段功能方面,TDI的价值也已经被广泛证实和成熟运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到等容时期(等容舒张期或收缩期)的心肌运动特点、以及TDI在评价存活心肌方面的价值,本研究正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探讨了静息的TDI技术与201-Tl静息再分布心肌灌注显像检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由于TDI具有简便、省时、低成本等优点,如果其诊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与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相似,将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左心室的收缩后收缩(PSS)现象,比较了正常人和心肌梗死患者中PSS的比例、峰值、与节段和整体功能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更好地认识和利用PSS现象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参考。
第一部分组织多普勒显像与~I-T1心肌灌注显像定量评价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背景:组织多普勒技术(TDI)在定量评价心肌节段功能上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目前运用TDI评价存活心肌的成功经验还比较少。
目的:比较静息的TDI与201-Tln静息再分布心肌灌注显像(RR一20~T1一SPECT)检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方法:对26例A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1周后的常规、TDI超声心动图和RR一201T1-SPECT检查,并随访治疗53个月后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1周时的左室长轴16节段的组织多普勒速度、位移和应变参数,及RR一201Tl—SPECT心肌灌注评分;以l周和≥3个月的室壁运动评分(WMS)对比作为判定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结果:
(1)共研究260个缺血节段,平均随访(5±2)月,根据WMS的前后对比,判定存活节段201个,无活力节段59个。以此为标准,RR一201Tl—SPECT预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87%(175/201)、特异性58%(34/59)。
(2)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筛选出TDI参数中的收缩期应变(Set)为心肌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以Set<一6%为最佳截止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61/201)和为66%(39/59)。
(3)静息Set与RR一210n—SPECT总符合率77%(199/260),有中等一致性(Kappa=0.40)。结论:在评价ST段抬高AMI患者的存活心肌时,静息的应变显像(SI)与RR一20,T1一SPECT显像具有相似的诊断效力,其中的Set是节段功能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如果能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技术,SI将成为评价存活心肌的更简便、无创、而且低成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第二部分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左室壁的收缩后收缩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现收缩后收缩(PSS)是心肌缺血和存活的标志,但PSS亦可在非缺血状态下出现,只是其分布和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评价PSS在正常人、急性心梗(AMI)、陈旧性心梗(OMI)患者中的比例、峰值、与节段和整体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入选60例患者,平均(57±12)岁,其中正常人(A组)、下壁AMI(B组)、前壁AMI(C组)、前壁OMI(D组)各15例。测量左室长轴16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收缩后收缩峰值速度(PSS),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Em,Am),收缩达峰值时间(TTP)、收缩期位移(Dsys)和收缩期应变(Ssy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和收缩末容积(EDV、ESV)。
结果:
(1)正常人PSS比例约为19%,主要分布在前壁、侧壁、室间隔的基底节段。PSS峰值约1.8l±1.25cm/s,以基底段峰值最高(PO.05)。
(5)PSS峰值与A组、B组患者的LVEF呈正关联趋势(P>O.05),而与C组、D组患者的LVEF呈负相关趋势(P>O.05)。PSS比例与D组患者的EDV、ESV成正比(P
其他文献
目的: 1、评估甲状旁腺注射法自体移植的可行性; 2、对比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单点注射和多点注射有效性差异,评估有无统计学意义; 3.探讨移植物术后发挥作用的时间规律,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