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珍珠是位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她在中国和美国体验了极为丰富的生活:在中国文化环境的熏陶中成长,同时又接受来自父母和美国的教育,后半生更是在美国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因为任何个体都生活在文化之中,离不开某个特定文化的支撑,赛珍珠也不例外。因此,论文从探寻赛珍珠的文化身份入手,设定她的文化属性,即在她的文化世界中,她是位懂得中国文化的美国人,美国文化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这就体现了她作为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这样,从形象学角度来看,她笔下的中国就是异国他者形象,她在审视和想象着这个中国他者的同时,也对美国自我进行审视和反思。从这一点出发,论文选取赛珍珠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东风·西风》、《龙子》和《同胞》来探讨她笔下的中国他者形象。不难发现,这三部作品中的中国他者形象呈变动的趋势:在《东风·西风》中,作者塑造了和当时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物相一致的意识形态的中国他者形象。继而,在《龙子》这部作品中,作者摆脱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框框,在一种新的启示下去读解中国和中国人,塑造了乌托邦的中国他者形象。最后,作者在《同胞》中塑造了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这两类形象与当时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既相同又相左,意识形态中国他者形象和乌托邦中国他者形象也在这里统一了。中国他者形象之所以出现以上三个不同阶段的演变,是有复杂原因的。这就需要结合文本外部来考察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在各个时期对待中国的情感和态度等。但是,仅仅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解读作者笔下的中国他者形象是不够的。因为形象学中的异国他者形象和自我之间是互为补充、互为参照的,形象创造者否定或肯定异国他者,主要不是为了表现异国,而是表现本国,从而达到自我的言说。因此,以社会集体想象物、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中国他者形象演变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赛珍珠思想变化的过程,从中也可以透视赛珍珠复杂的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透过他者形象的变动,读者(不管是中国读者还是西方读者)不仅能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也能了解西方和西方文化。也就是说,赛珍珠对中国形象的描述还具有反映深层自我的双重意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正文三章和结语。引言部分对赛珍珠的人生经历做了简要回顾,正是这复杂的人生经历对她各个时期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同时,对有关赛珍珠研究的国内外状况和史料也做了扼要的梳理。第一章综合阐述了赛珍珠的文化身份问题,从而确立其作品中的中国他者形象和美国自我形象。第二章结合作品详细分析其笔下的中国他者形象:从意识形态中国他者形象到乌托邦中国他者形象再到两者的统一,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第三章考察了三部作品形成的社会背景,了解赛珍珠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的态度和感情,从文本外部探寻其笔下中国他者形象演变的原因,并感知中国他者形象背后所揭示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加强中国他者与美国自我的互动认知,让读者更客观地了解赛珍珠的思想轨迹和人生理想。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