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迄今为止仍在使用表意文字,由于它的生动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不间断使用保存下来的文字信息,从不同侧面展示的观念心态和悠久记忆,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在基础教育中注重识字教学的国家。“识字聪明始”,人要变得聪明,首先要学习文字,这是基础。换句话来说,学文化必须从学文字开始,不学习文字,来谈学文化,这无异于缘木求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了小学识字教学基础地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总量在1600——1800个,占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以上,这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儿童而言,任务是很重的。2016年9月份,全国小学一年级语文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部编本教材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了几点要求:提倡低年级识字方式多元化;提倡低年级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低年级识字教学要重视识字方法多样性和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切实做好写字指导;低年级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快乐地识记所学的汉字,并能正确书写、准确地运用,在学汉字的同时感受汉字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师亟需研究的课题。20世纪50年代开始,众多的识字方法异彩纷呈,实验研究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大派:一是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创始,由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主持的集中识字,这种识字法突出了字形重点,以“基本字带字”为主要方法,先认识部分文字,后学习一部分课文,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二是江苏斯霞为代表的分散识字,又称随文识字,提倡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此外,“注音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对识字教学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笔者在自己工作的学校,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发现我校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不高。大部分低年级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僵化,偏向使用集中识字法,对当前盛行的随文识字法、字理识字法使用得较少。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通常只是注重正音、笔顺、笔画、部首的教学,或者是让学生机械地使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师对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方面的教学指导不到位,也没有注意引导学生从字理,从生活中识字等方面识字,对学生的书写缺乏规范地指导,没有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汉字的字形美。这样的识字教学,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识字兴趣不高、自我效能感低。笔者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写字部分的要求和低年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者的意图,认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运用以下的教学策略:巧用字理识字教学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轻松识字;规范写字教学,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趣味;诵读蒙学经典识字教材,提升学生的识字品质;重视课外阅读,高效地巩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