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和国家为学校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平台,同时,也力图控制其功能的发挥,社会和国家的结构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存在。学校因为知识的传递而生,同时自产生之日起,也因政治的需要而延续。这种传播知识与服务政治的双重职能也决定和影响着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所要扮演的主要社会角色。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中国自古代社会起,教师作为士阶层就注定了其与政治的紧密关系,给与了他们实现自己社会层级之间流动的权力,提供给了他们较高社会地位与精英身份的荣誉,使得他们获得了“优先”的话语权。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国家制度是建立在主权在民和以国家的主权学说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基础上,也就是说国家不是一家或一姓之国,国家主体是国民或公民。国家政权代表的是人民性,担负现代教育之任务成了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现代教育对于国家的强盛的责任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现代社会的巨变,使国家致力于民主、和谐、公平、公正社会的实现,以此来代表对个体尊严与生民价值提高到了此前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越来越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个体也为新时代的建立和发展融入了更多新鲜动力。教师作为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直接传递者,其作用的发挥承担着双重的使命,不仅授业而且要传道,体现知识与价值的双重任务。信息化社会,人民享有更多论自由和更多信息量,Ivan Illich在其著名《非学校化社会》一书提出废除学校和教师无用的观点引起每一位教育学人的不安与思索。究竟还需不需要教师这个传统权威知识话语者来实现“权威”代言人的角色成了我们深思的问题。为此,本文从教师角色角度,通过对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分析,探讨在学校成为公共空间的基础上,教师的身份问题。本文的创作以批判理论为分析基础,以吉鲁教师作为转化性知识分子为分析线索,并以中国社会为分析背景,探讨在建设民主社会的进程中,中国教师作为转化性知识分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