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呈现出明显的蓬勃态势。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要明确一个理念,即城市空间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试图寻求合理的城市规模,将重点放在调节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的适应性上,促使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并积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20世纪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从空间的视角出发,通过使用大量的数据以及运用ArcGIS软件,将研究重点放在城市空间增长的系统分析上,同时探索促进城市空间增长的若干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武汉城市空间可持续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判断武汉城市空间增长是否是可持续的。通过对武汉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的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城市空间增长情况是十分复杂的。通过对武汉市空间增长的系统分析,认为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呈现“放射+圈层”状;空间扩张类型是外延式与内涵式并存;空间组织特征表现为城市的交通发展能够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使空间职能发生变化,对城市空间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城市的空间扩张与许多因素有关,武汉城市空间增长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一种空间表现。总体来看,武汉城市空间增长主要是在人口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升级、道路交通发展和城市规划引导这四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向外围扩张的。第三,可持续系数和协调系数是对城市空间增长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从整体上来看,2000<sub>2010年的可持续系数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仍呈上升趋势,说明武汉城市空间在这期间的发展状况是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的协调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接着又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武汉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也经历了由不协调到逐渐协调,再到不协调的过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城市空间增长,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政策引导城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武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保持城市适度紧凑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城市土地混合使用,鼓励城镇居民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