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裁量权这一概念,是我国学者从英美法系国家法律体系中移植而来的。事实上,案件的复杂性和司法活动特有的规律性,早就决定了自由裁量在司法审判活动中的客观存在。在我国,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越来越被凸显出来,但民事审判法官所要面对的各种案件却错综复杂。因此,法官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如何正确地、适度地行使自由裁量权,近年来,已经成为完善审判制度、实现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自由裁量权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的正确行使可以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另一方面,它的不当行使可能会导致司法专横和腐败,削弱法律的权威,破坏法制的统一,影响司法公正。在民事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应该维护与尊重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信心与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应当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从而确保法官不会任性与恣意的审理和裁判案件。基于此,作者在本文中,对我国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约三万字,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法官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产生、发展及内涵解读。该部分先从自由裁量权的发展历史入手,然后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它的类型,并将法官自由裁量权与相关概念作了比较。第二部分为赋予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分析及我国的现行规定。该部分从三个方面阐明了赋予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价值所在,总结了现行法律对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规定现状。第三部分为我国民事审判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制约因素。该部分从法律规定、外部影响和法官整体素质等三个方面对我国民事审判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第四部分为规制我国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实践探索及思考。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部分法院在规制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方面做出的“试水性”探索,最后,作者就如何规制我国民事审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