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中蔬4号和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弱光处理及其处理时间的不同对形态、生理和生化的影响,探讨番茄植株对低温弱光的适应机制,并初步探讨番茄极端低温与亚适温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耐低温耐弱光番茄品种选育及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下,番茄品种在13℃的发芽率差异显著;低温对番茄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显著,但有利于弱光下番茄干物质的积累,弱光处理会减少番茄干物质的积累,可用叶质量和叶质量比的线形方程来表示番茄干物重积累量;在低温环境中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中蔬4号和中杂9号叶绿素a、b含量在逐渐下降,但其叶绿素a/b值在逐渐加大;变温处理对番茄叶片的伤害率影响不大;在低温下根系活力增强,丙二醛含量、脯胺酸含量随温度下降有增加的趋势;15℃(日)/5℃(夜)处理15天时,中蔬4号干物重、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中杂9号的表现正好相反;弱光处理会减少番茄干物质的积累,使Chla、Chlb含量和Chla/Chlb比值均上升,显著增大番茄叶片的伤害率。低温弱光处理后使得番茄叶片叶绿素a和b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全都高于对照处理,处理温度为15℃(日)/10℃(夜)和15℃(日)/5℃(夜),光照强度为109μmol.m-2.s-1或43μmol.m-2.s-1,中蔬4号和中杂9号在4个不同的处理时间叶绿素a、b含量降低显著。低温下较强的光照有助于番茄根系活力的增强,在低温下光照水平越强,丙二醛含量、脯胺酸含量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