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移动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了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对时间观念和办事效率的要求更高。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城市智能公交系统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了解公交何时到站的需求日益增大。生活类应用虽不断增多,但少有一款能够真正解决市民出行难的应用,实时公交信息的获取来源也需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公交电子站牌”转变为支持实时公交信息查询功能的手机应用。实时公交的普及必然能够在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避免时间浪费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的实现,需要以LBS和手机地图等技术为基础。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WIFI成为人们上网的重要途径,并正在公交车上实现普及。利用LBS可以对行驶中的公交车辆精确定位,实现对车辆位置的实时监控。利用手机地图提供的强大的地图显示功能,实现在手机上动态显示公交车辆的位置。目前百度、高德、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公司都能够提供强大的地图服务,为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和动态车辆跟踪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本系统将LBS技术、Android客户端开发技术以及百度地图技术三大热点技术相结合,通过用户主动参与收集公交数据并实时上传分享,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跟踪,并通过百度地图提供的地图和公交线路数据,将实时数据展示给用户。考虑到应用前期用户量比较少所造成数据的不完整问题,项目分两个阶段完成:前期通过调用第三方现有实时公交数据接口为用户展示数据并积累用户量,同时激励用户收集公交数据,为后期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后期将会考虑通过用户上传公交位置数据实现功能完善的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实时公交系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移动客户端应用开发的三个相关技术:MVC设计模式、Android中的SQLite数据库以及百度地图Android SDK。在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和非功能需求分析之后,最终确定了系统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的实现上,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工作,实现了通过调用第三方实时公交数据为用户提供公交车辆到站信息以及静态公交信息的查询。并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站点/线路收藏功能以及下车提醒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完成了公交数据的收集和上传功能,并实现了公交车辆和公交线路的配对,为后期通过用户主动参与上传公交位置数据实现功能完善的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系统打下基础。论文结尾对全文做出了总结,指出了系统存在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其他文献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权利人和被许可人利益的冲突,引发滥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案件的发生,影响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亟需法律规制。由于缺少对禁令滥用的规制及FRAND原则的不完善
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无线通信安全极易受到威胁,而窃听是最主要的一种安全问题。随着多天线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编码技术的发展,在物理层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成为可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量也大大增加。海量的生活数据被转换成多维数的形式由数据拥有者集中存储,数据拥有者根据
混凝土在当代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同时,由于其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到目前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人类活动产生大量不可降解的废弃纤维,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为了更加了解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并推进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以龄期、纤维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主要指标来进行试验,研究早龄期力学性能及拉伸徐变性能。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经试验验证,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用户对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本地多媒体数据业务急剧增长,使得频谱资源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为解决该问题,终端直通技术(D2D,Dev
无源光网络具有卓越的高带宽和稳定性特性,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然而,无源光网络并不能保证用户随时随地的接入,并且其部署成本比较大。作为另一种选择的无线
当今时代,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物联网终端、应用的爆炸式增长。终端的异构性、海量性特点导致了物联网资源标识的种类各不相同。尽管出现了一系列的物联网资源标识,比如EPC标
模式匹配算法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经典的研究方向,被广泛地应用在信息检索、入侵检测系统、病毒检测、信息过滤以及生物计算等众多领域中。多模式匹配算法通过遍历一次文
随着“互联网十”时代的到来,家庭业务高速发展,业务需求不断增多。运营商除了开发其业务逻辑外,还要开发业务运营所需的管理支撑部件。为减少管理支撑部件的重复建设、降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逐渐从信息匮乏的时代进入了信息过载的时代。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消费者,无法快速的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