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以来出现的以革命歌曲翻唱、小说重版、改编影视剧为主要形式的“红色经典热”在中国当代文化市场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红色经典”文本出现于50、60年代,经过80年代的传播沉寂期后,90年代末再次走红,这是国家、市场和大众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本文将从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热”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革命歌曲翻唱传唱热、小说重版热和改编剧热的发展现状入手,分别考察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热”现象的特征和成因,探析“红色经典热”现象的本质及其对“红色经典”的生成和转换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论述“红色经典热”现象的出现及现状。本章分为两节来阐述:首先论述大众文化高度发展和文化产业化的社会背景对“红色经典热”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然后分别论述“红色经典热”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革命歌曲的改编传播热、小说文本的重版热、改编影视剧热,主要说明这三种表现形式的形成、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章主要论述“红色经典热”现象的表现特征。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传播热潮的特征是了解其本质的重要途径。首先,传播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说明了“红色经典热”不是纯粹的“红色经典”文艺复兴文学现象,而是商业经济时代对文化资源的再造和利用。其次,文本的多样性和再生性是“红色经典热”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特征,这种特性显示了“红色经典”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市场价值。最后,“红色经典”传播效果具有杂糅性和遮蔽性,从中老年人和青少年两个主要接受群体的角度出发,理性看待“红色经典”在当下传播的真实效果。 第三章主要论述“红色经典热”现象的成因。90年代以来的“红色经典热”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是由国家意志、市场和大众的合力作用而形成的。首先,国家意志的重视及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是“红色经典”得以重现的政治保障。其次,市场的作用推动了“红色经典”的大众化传播,是“红色经典热”形成的主要力量;最后,世纪末的怀旧情结是“红色经典热”形成的历史语境,大众的参与是“红色经典热”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主要论述对“红色经典热”的思考。首先,“红色经典”文本的创作精神和人物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因此90年代以来得以大量重版和改编成影视剧继续传播。其次,“红色经典热”是“红色经典”生成和转换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对“红色经典”文本进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文本实现经典化的必要途径。 总的来说,90年代以来的“红色经典热”是大量衍生文本借助“红色经典”的躯壳来传达新的审美意蕴,是在视觉文化时代、消费文化时代主动利用先进的传媒手段适应大众审美发展趋势而采取的重要传播策略。衍生文本是新的媒介促成“红色经典”文学存在方式转变的策略,“红色经典热”的本质就是新的媒介促进了“红色经典”文学迅速向红色经典影像转换。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热”是“红色经典”文本从文学化到影像化的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嬗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