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南京政权之政治合法性研究——以福建事变、两广事变、西安事变之舆论为中心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事变、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乃是抗战前国内三次重要的政治事件。《申报》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立场较为公正,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之一。借助事变期间的新闻报道,管窥当时的国民心态,并将国内政局置于日本入侵这一宏阔复杂的历史场景中,并以此考察抗战前南京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既有较为重大的学术价值,又有助于理解当下的民族主义话语。 论文以福建事变、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爆发后的社会舆论为切入点,先对舆论动向进行历史性的考察,揭示国人对三次事变的真实态度,再条分缕析日本侵略与国人心态之间的关联。包括《申报》在内的报刊舆论显示,福建事变发生后,国人大多秉持反对态度,呼吁南京政府迅速戡平。民众虽然同情两广的抗日口号,但并不认同两广发动事变,支持者基本阙如。西安事变爆发后,国人大多严厉谴责张、杨,呼吁和平解决事变,鲜见支持事变者。 由于南京当局的新闻管制政策,包括《申报》在内的部分媒介基于自身利益与所处环境的理性考量,对有关事变的报道或许并不能完全做到超然中立,但仅从当时《申报》等舆论倾向来看,面对日本这一咄咄逼人、侵略日亟的“他者”,国人已经普遍将满足自身民族主义诉求的希望寄托于南京政权。历史的吊诡是:福建事变、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均揭橥“抗日救亡”,本已占据民族主义时代民众动员的制高点,但恰恰正是因为背离了“抗日救亡”这一时代主题,与“统一御侮”的国民心态相悖,从而缺乏民意支持。 日本因素在中国民族国家缓慢生成与艰难建构的历史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入侵既给南京政权带来严峻挑战,亦为南京政权运用民族主义整合国内资源提供契机。“统一”方能“御侮”,此一主流价值在抗战前三次事变的社会舆论中得到充分展现。无论三次事变本身性质有何异同,亦无论事变发动者揭橥何种旗帜,更无论他们所持“主义”是否可以最终挽救中国危亡,当时往往被社会舆论疑为出于个人或党派之私,既无法获得民众普遍支持,亦难以在短期内消解南京政权的政治合法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入,学术界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越来越重视,这种文化的对比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但对于中国的戏曲艺术与欧洲歌剧艺术的对比研究来说相对还比
本文主要以西周春秋时期的金文为研究对象,以传世文献为辅,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互证。论文通过选取金文中所能反映出的与祖先观念有关的宗庙、祖先称谓、祖先权能、德、孝五个方
学位
滕虎忱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他于上世纪20年代创办了山东潍县华丰机器厂,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柴油机生产企业。滕虎忱创办与经营的华丰厂以其良好的
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占南京,随即在此置江南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共同管理江南政务。由于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顺治十八年(1661),实行左、右布政使分区理事的
佛教初入中国,并不如后世之兴盛,反而因教理与中国传统不符,多不为人所接受。然而,历经魏晋,其地位渐高,虽遇多次灭佛运动,不衰反盛,可见其入人心之深。佛教得以如此,有一种方法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