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疼痛,是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而其中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这两种。其中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国的患病率为0.36%,而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可高达24.4%。患者长期处于痛苦状态,这会导致身体功能失调,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因此找到一种对关节炎患者的调节适应(在功能,疼痛,情绪等方面)有影响的因素显得极为重要。现有的许多研究表明认知因素(比如,自我信念和自我效能)和行为因素(比如,身体活动)对关节炎患者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但是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完整也不一致。因此,本论文将就这两方面进行深入地探究。研究一采用元分析的方法评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炎自我效能与功能障碍、疼痛严重程度和情绪等方面调节适应的总体相关性,以及可能解释这些相关异质性的潜在调节因子。本研究共纳入了符合12项入组标准的48个样本(N=9222)。结果发现关节炎自我效能与患者的功能障碍、疼痛严重程度和情绪方面的调节适应存在显著中等相关,但每个相关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深入探究发现关节炎类型的诊断,关节炎自我效能问卷的版本以及关节炎自我效能亚量表的内容是影响异质性的调节因子。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疼痛信念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下腰痛患者调节适应的影响。该研究比较了类风湿性关节炎(N=50)和下腰痛(N=50)被试的活动量,疼痛强度和抑郁情绪的差异以及疼痛自我效能对其调节作用。所有被试认真填写了人口学采集表,慢性疼痛评分量表(CPG),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量表(CES-D)和疼痛自我效能问卷(PSEQ)。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活动量,抑郁情绪和疼痛强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双变量相关显示被影响的活动量,疼痛强度和抑郁情绪与疼痛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使用阶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疼痛自我效能能够有效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下腰痛患者个体的身体状态。结果表明:1.更高的疼痛自我效能意味着更多的身体活动,更少的抑郁情绪以及更弱的疼痛感知;2.疼痛自我效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下腰痛(LBP)患者调节适应的显著预测因子。为了探究身体活动对关节炎患者调节适应的影响,研究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类风湿性关节炎(N=40),骨关节炎(N=40)和非关节炎(N=40)被试的客观身体活动对总体健康水平的调节作用。所有被试需连续7天佩戴一个可以测量活动量和睡眠时间的仪器SenseWear手环(SWA)。与此同时还需要填写国际体育活动问卷汉语简版(IPAQ-SF-C),十二项简式健康调查问卷(SF-12)和匹兹堡睡眠日记(PSD)。结果表明SenseWear手环客观测量的数据显示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试的活动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问题也更多,但关节炎亚组在这些指标上并无差异。问卷报告测得的数据显示三组之间无显著差(p>0.05)。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客观测得的运动指标有助于解释关节炎亚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身体健康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表明了疼痛信念(疼痛自我效能和关节炎自我效能)与身体活动对关节炎患者在功能,疼痛,情绪等方面的调节适应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