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Lucas提出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后,宏微观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一个新思路,宏观经济问题的微观行为解释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预期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变量,既受宏观经济影响又能通过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反作用于宏观经济。央行在预期引导和管理上的观念变革引发了对货币政策的新思考——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协调和管理预期。预期管理思想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趋重要,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都体现出预期管理的思想。在中国,预期管理正成为政府政策实践的主导,2010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管理通胀预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2013年9月,有关预期管理政策思想的文章高调出现在中央政府网站,官方主流媒体如新华社、紫光阁等竞相报道。 本文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应用数量模型、博弈论和国外新近发展的DSGE技术,以新兴的粘性预期理论为基础,对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预期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得到一些富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是: 第一,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的城镇居民储蓄调查报告和Datastream等数据库最新的统计调查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细致地考察预期的心理影响因素和波动特征。实证分析表明人们的经济体验是影响通胀预期的关键性因素,通胀预期具有不确定性(粘性和突变性)、异质性和非线性特征,这与人们的行为心理变化有关。实际通胀决定通胀预期,但通胀预期也会影响实际通胀,通胀预期长期中较为理性但短期中波动较大。在中国,通胀预期还具有空间异质特征。 第二,分析了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预期机制不同,对菲利普斯曲线所持观点也不一样。在粘性预期视角下,菲利普斯曲线的位势、旋转方向与人们的经济预期有关,也与政府的经济政策有关。实证分析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将随着预期变化产生顺时针旋转,而积极货币政策在避免经济衰退的同时容易导致菲利普斯曲线逆时针旋转,造成经济滞胀。预期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利率、货币供给、信贷渠道和央行沟通等货币政策都会通过转变预期改变经济行为最终作用到经济上从而取得政策效果。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预期变化不仅能增加产出,也能推波助澜制造资产泡沫,更能让经济深陷萧条无法自拔,而逆周期调节预期能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三,在经济目标框架下,预期管理可通过引导、协调和重塑公众预期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满足国家经济需要。建立数量模型分析认为央行管理预期比管理通胀更有利于控制通胀的波动幅度。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央行对公众预期的反应规则,这有别于以往根据宏观经济变量制定货币政策的传统思路。在粘性信息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预期冲击,利用参数校准和贝叶斯估计方法建立 DSGE模型分析预期冲击如何影响经济,模拟了不同预期对通胀和产出的冲击情况,这为采用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持。 第四,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分析认为预期管理适合我国现阶段金融化水平不高,货币政策具有多目标和需要积极应对国际间货币经济博弈等方面的情况,能够在我国经济整体目标上起得积极效果。文末,就我国采取预期管理提出五点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