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怀庆府府治,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豫西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探索沁阳方言近百年来的语音变化,归纳分析其声韵分合演变情况,有助于豫北晋语语音史和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同时亦有益于普通话语音教学,以及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及利用。这正是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之所在。高本汉在20世纪初期用现代科学方法调查分析了沁阳方言,在其著述《中国音韵学研究》中,记录了 3000多例字的读音,其文后所附“方言字汇”列举了 1300余例字,成为我们了解百年前沁阳方言语音的宝贵资料。张启焕等在1957-1959年间调查研究河南方言,著成《河南方音概况》一书,保留了 20世纪中期的方言语音材料。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描写分析和归纳对比等方法,记录了21世纪初期沁阳方言的语音系统,和高氏记音进行对照分析,得出近百年来的语音演变情况。结合语音演变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进行考察,并运用扩散式音变、叠置式音变和社会语言学等理论,尝试分析其语音演变的规律、方式和原因。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我们发现,近百年来沁阳方言语音在声母、韵母方面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总的来说,声母方面的变化不大,韵母分合变化相对明显。变化的方式主要包括语音要素的减少、增加和替换等。声母方面,舌尖后音ts、tsh、s、z消失,并入舌尖前音ts、tsh、s、z;微母、喻母部分字声母v消失,并入零声母(?);增加舌尖后边浊音(?);疑母部分字由零声母(?)变为声母n;声母方面还存在“超前腭化”和“保守未腭化”现象的保留与消失,以及送气变不送气和不送气变送气,等等。韵母方面,部分入声字的塞音韵尾?消失,鼻音韵尾n消失;果遇摄与山宕江摄部分字韵母增加介音u,即由o变为uo;部分舒声字增加塞音韵尾?;蟹止摄部分字的韵尾由元音i变为鼻音n,遇通摄部分泥(娘)母字韵母由u变为u(?),梗臻摄部分明母字韵母由i(?)变为白读i、文读in,臻、梗、深、曾摄部分字鼻音韵尾由(?)变为n,流摄尤韵唇音字韵母由u到ou,等等。另外,声调方面,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期,调类没有发生变化,调型和调值也基本保持不变。语音演变的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语音演变的内部规律,如鼻音声母的同化作用产生鼻音韵尾,元音高化及高化元音的复合元音现象增加介音u等。外部因素主要是语音演变的外部影响,即由于接触或移民等原因受到接邻地区晋语和中原官话的影响。此外,该研究中所涉及的部分入声舒化现象属于扩散式音变,部分文白异读属于叠置式音变,送气与否、蟹止摄韵母、舒声促化、文白异读等方面考虑到年龄这一社会因素,体现了社会语言学理论的部分内容。因为地理位置和方言分区的特殊性,沁阳方言受到中原官话、普通话的辐射和影响,现有的资料显示出它有向中原官话靠拢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