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搜集我院进行OBS(Ortho-Bridge System)及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手术治疗的上肢(肱骨、锁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经过多方面统计后进行比较OBS与LCP治疗上肢(肱骨、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介绍了 OBS治疗上肢骨折的优点,以期为临床治疗上肢骨折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外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2例上肢(肱骨、锁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OBS组治疗肱骨骨折14例、锁骨骨折12例,共计26例;LCP组治疗肱骨骨折14例、锁骨骨折12例,共计26例,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对于上肢骨折(肱骨、锁骨)的治疗效果。在桥接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45.4±29.2)岁。其中高坠伤7例,摔伤10例,车祸伤9例,在14例肱骨骨折患者中,斜形骨折5例,横行3例,粉碎性6例。在12例锁骨骨折患者中,斜形骨折6例,横行2例,粉碎性4例。LCP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9.6±31.4)岁。其中摔伤7例,高坠伤5例,车祸伤14例,在14例肱骨骨折患者中,斜形骨折4例,横行3例,粉碎性7例。在12例锁骨骨折患者中,斜形骨折5例,横行2例,粉碎性5例。以上病例均为未伤及神经和大血管的新鲜骨折,术前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评估手术风险,手术多在患肢消肿后进行,常为受伤后的3-5天内,平均时间为4天,手术方式为OBS和LCP内固定两种治疗方式。并且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因素、骨折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进行统计比较来分析两种内固定方式之间的差异,来确定临床治疗上肢(肱骨、锁骨)骨折的更佳方式。[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可见,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在两种固定方式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各组病例随访时间均为术后9-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感染,其中OBS组患者均为骨性愈合且内固定装置牢靠,未见断裂、松动等并发症,LCP组患者出现1例骨折不愈合,未见内固定断裂、松动。OBS组相对于LPC组在术中创伤、出血量、耗时及术后愈合周期上皆存在明显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桥接系统与锁定接骨板对于上肢骨折的治疗效果皆可,但前者具备手术切口小、用时少、出血少、对软组织及骨膜破坏少、滑动加压避免内固定断裂等优点,且通过连接棒和固定块之间的滑动旋转,可使手术方式多元化及个体化,适用于各种类型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