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语迁移是中介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上世纪50年代起至今,涌现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流派,随着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该研究不断展现出其生机与活力。针对主题突显的迁移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70年代(Rutherford1982),至今仍然受到一些研究者们的青睐,但是相对而言,研究成果有限,还大有发展潜力,本文的第一章就此点明了该文研究的范围和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所在。 第二章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内述评了主语突显和主题突显的各类语言研究,重点分析了主题突显迁移在汉英中介语中的显性和隐性表现形式。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Li&Thompson1976),前者为主题突显(topic-prominent)的语言系统,后者为主语突显(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系统。研究显示(Yip&Matthews1995),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汉英中介语也呈现出一些主题突显特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有的证实了汉英中介语主题突显特征是迁移导致的结果(Rutherford1983),有的发现了不同的主题突显特征在不同中介语发展时期的迁移顺序和表现形式(蔡1998b),还有的指出了主题突显特征在语篇中的深层违反现象(Green1996;张&苏2002)。但是总体来看,对于汉英中介语中主题突显迁移的研究范围不够广泛和深入(黄2005),而且对主题突显迁移的原因阐释角度单一。因而,有必要全面横向把握主题突显在不同英语水平层次上的迁移特征和发展特点;也有必要拓宽研究的视角,从不同理论中挖掘迁移发生的机制。 本文第三章试图从认知标记性的角度挖掘主题突显中显性迁移和隐性迁移的发生顺序和内在机制问题。利用标记性解释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现象,是迁移理论中揭示迁移发生条件的重要理论分支。语言标记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后期的发展尤其对语言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标记理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由布拉格学派用来分析单一语言中的语音,语素和语义系统。尔后,到上世纪中叶时,Greenberg(1966)等学者把该理论拓展到跨语言的研究中,在大量分析多种语言的基础上,主要以描写语言特点的使用频率为量化标准,对各国语言进行了类型划分,从而形成了语言学界中的类型学。但是Greenberg对标记理论的应用依旧没有脱离两分法的桎梏,直到Eckman(1977)提出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并且提出标记性的等级性,才使得标记性理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标记理论才开始活跃在二语习得研究的舞台上,利用两种语言的标记性推测二语学习的困难度和可迁移性。前期的标记理论都侧重研究语言外在的标记性,然而语言之间的外在差异就一定会导致语言的自动迁移吗?前期理论在以上的研究中忽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Kellerman(1977)指出了Eckman研究的不足,展开了别开生面的心理认知标记性研究。他以检测学习者对语言标记性的认知判断为手段,确定学习者对某一语言特征的心理典型性(psychotypicality)以及一语和二语就这一语言特征的心理类型差异(psychotypology),继而研究这两种认知特征与可迁移性(transferability)的联系。他的研究在语义词汇层面(lexico-semantics)上,证实了认知心理标记性迁移可能性的影响,为迁移发生的心理认知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以及标记性定义的模糊性(Ellis1999),从心理标记性的角度对迁移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Kellerman的研究不足主要有三点: 1.忽视了语言水平的作用,多项研究证明,该因素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 2.仅重视了母语标记性对迁移的影响,忽视了目的语的作用,而Eckman的研究重视两种语言的共同作用,是该研究可以借鉴之处。 3.Kellerman对迁移的研究仅局限于在翻译实验中的迁移预测,忽视了心理标记性与实际使用中迁移发生的相关性。 针对上述不足本文提出5个研究假设,试图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和完善Kellerman的心理标记理论,拓展该理论的研究范围,从认知标记性的角度探索篇章迁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汉英中介语作文中的主题突显迁移。语言使用“频率”的多寡是判定标记性的一个重要标准(Kellerman1983,1986),本文的认知标记性即以学习者对汉语和英语某些句式的使用频率的判定为基准。 第四章详述了实证调查的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各环节。调查工具有问卷和作文,共涉及三组不同英语水平的127名中国学生。这三组受试分别为:上海市七宝中学的高一实验班学生共49名(初级水平),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共38名(中级水平),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共40名(高级水平)。但是为了统计方便,作者分别从每组抽取了30份合格的问卷及作文,所呈现的统计结果均基于这90份材料。本文采用了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利用SPSS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了频率统计、相关分析、方差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等数据处理。 第五章在该文设定的理论框架内分析和讨论了统计的数据,实证结果验证了该文的大部分假设,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1.二语水平与中国学习者对汉语和英语标记性的判断都密切相关;就主题突显的显性迁移和隐性迁移的顺序而言,其可迁移性和在作文中实际体现出的迁移特征与二语水平都相关。 2.各组受试对汉语和英语中显性和隐性主题突显特征的标记性判断,即二者的心理典型性,只明显作用于可迁移性的判定,但是和作文中的实际表现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3.各组受试对汉语和英语中显性和隐性主题突显特征的认知标记性的差异,即两者的心理类型差异,只明显作用于可迁移性的判定,但是和作文中的实际表现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4.学习者对显性和隐性主题突显特征的心理典型性和心理类型差异,共同影响着主题突显可迁移性的顺序,但是对作文中实际迁移的直接影响甚微。 5.汉英中介语作文的主题突显篇章特征与学习者对主题突显的可迁移性的判断有着工整的对应关系,联系密切,相关显著。 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语言水平对语言标记性的认知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可迁移性的判断和实际迁移的产生:语言水平越高,对母语和目的语的标记性越敏感,对可迁移性的判断越准确,在作文中所表现出的迁移越少。尽管对语言标记性的判断不直接作用于写作实践中迁移的发生,但是对于母语和目的语标记性的认知判断的综合结果“可迁移性”却与迁移的实际发生密切相关。可以说认知标记性对可迁移性起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对实际迁移产生着间接的影响,这其中的关系,即主题突显迁移发生的条件反映在下面的模式中: 文章最后一章,第六章总结了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阐述了该研究在二语习得和迁移理论方面以及在英语教学实践上的意义,并且在剖析该文局限性的基础上为后期研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