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上的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腐朽、极其黑暗的一个时期,但经济上的明末清初则是中国历史上孕育勃勃生机、显现近代光华的时代。用于交换生产的小作坊产生,产品交换以及市场形成并稳定,商业经济形态显现,商品经济萌生。经济形态的变化以及新经济形态的产生,除了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生活外,更深远的是在思想意识方面,催生了国人近代意识的觉醒和实用思潮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并强化了国人、特别是文人对自我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国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进一步突显。生历于这一历史期间的文人,有其人生不幸之一面,要么遭适乱世、流离失所、衣食难安,要么空有才华、出仕无门、抱憾终身,要么改朝换代、面临易主与名节的考验;生在这一时期的人们,也有其精神思想较之于其他时代更为解放的一面,思维更加宽广、思想更加多元,对自我存在和生命价值开始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更深的思考……明末清初,“易代”所引起的社会震荡迫使作为知识分子阶层,曾是明朝臣子的士大夫们不得不进行新的社会角色转换。然而,在这种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基于价值取向的荣辱选择,使得明末清初士大夫的荣辱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尤为凸显。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文人的言行出处呈现出一种时代性,其生命观及价值伦理选择呈现出一种遗民文化与贰臣文化相互交织的价值体认与追求。无论个人气质、诗文才华,还是人生经历,吴梅村都是其中极其典型的人物之一。无论何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在叙述明清诗歌时,都必然要提到吴梅村。然而屈节仕清,是其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和文学创作。目前,研究吴梅村诗文的著述已不鲜见,而对其出仕清朝的一段经历论述相对单一,或单纯强调清政府的征诏责令、或单纯归咎于诗人自身的性格原因,都有些流于表面化,尤其是基于晚明的社会文化思潮背景以及基于此际文人生命意识觉醒和价值伦理追求视角的研究,尚有欠缺。本文以明末清初的社会和文化现状为背景,从分析吴梅村的性格特征及其所持价值伦理观念入手,进而揭示其基本政治心态及成因,并以其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思考和诉求为根源,讨论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进而对其思想情感、政治态度复杂变化的深层次心理基础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其仕清的复杂性和诗人独特的生命观、价值伦理选择的合理性作出阐发,以求更客观地把握吴梅村其人其诗。第一章,廓清吴梅村的基本性格取向,分析吴梅村的性格特征和价值伦理观念。第二章,梳理吴梅村的政治心态,对其心态进行定位并进行论证。第三章,在分析吴梅村政治心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仕清矛盾的深层次心理根源。第四章,在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吴梅村仕清后的自我否定、自我解说和自我救赎进行考察。第五章,分析吴梅村价值伦理及其生命观念的意义,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本我意识和生命价值觉醒作出肯定与赞扬,同时从更深广的普世角度对知识分子的价值定位和历史责任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