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衍生工具诞生之初,主要目的是进行风险管理,其作用在早期的企业实践中得到印证。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伴随而来的是商品、金融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与之相关的市场风险日益凸显。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越来越的企业开始使用衍生工具这一新兴工具,其运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作为一把企业的“双刃剑”,衍生工具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致力于走出去的中国,同样也面临着价格、利率及汇率剧烈波动的风险,2008年全球经济大危机,大量中国企业受到波及。衍生工具作为其中的导火索和放大器,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争议不断。在经济日益全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衍生工具由于其高杠杆性、披露模糊等特点,使其具有调节报表数据的强大能力,逐渐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并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复杂的角色。文章首先将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衍生工具和盈余管理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路径。其次,以华能国际2012-2016年衍生工具运用为案例,整理了相关数据,在全面分析其经营风险的基础上,分别从其衍生工具的计量模式及财务后果两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因对面临的燃料价格、汇率及利率波动趋势判断失误,华能国际衍生工具运用,不管是从防控风险方面,还是从净利润方面而言,均是失败的;(2)衍生工具对企业净利润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实现,具体体现在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其他综合收益及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动上,最终加重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3)衍生工具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由于其会计处理方法上选择具有主观性,对盈余的操纵程度比传统盈余管理手段更强。最后,从企业、监管部门等多个角度提出衍生工具运用方面的建议,以期对企业管理层衍生工具的正确运用、对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及监管部门的监管提供帮助。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一方面,丰富了衍生工具财务后果的研究;另一方面,当前从企业运用衍生工具角度研究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章很少,且多为实证研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扩展了盈余管理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