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并且当前我国已进入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旅游扶贫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正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这也就意味着,大力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将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之一,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是政策所趋。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存在着传统农业效率较低、中小工商业发展不足、城镇化滞后等待解决的问题,亟需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县域经济结构。而这些县域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然资源优势,可通过发展县域旅游业来转变县域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带动县域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但是,通过发展旅游实现“强县”目的的县域仍然屈指可数,大部分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仍处于摸索之中。2013年,广西自治区为促进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提出2013-2017年在全区内创建20个特色旅游名县。基于此,本论文选取广西20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各项因素对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影响作用的大小,以期为仍在摸索旅游经济发展之路的县域找到突破口,同时为发展较成熟的县域旅游经济的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首先,本文在梳理前人的研究文献以及经济增长理论和旅游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从旅游业总体状况和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关联效应两个方面对广西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把握,发现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在近六年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每年的旅游收入稳步提升。但从横向对比情况来看,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水平差,除了阳朔县和荔浦县为旅游发达县域外,其他县域均处于旅游发展中阶段和旅游起步阶段,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次,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具有地域性、农业性和民族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反映在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上,则具体表现为旅游资源、农业经济和民族政策,此外,劳动力作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对这四大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揭示出:1)旅游资源禀赋高的县域其旅游收入通常较高;2)农业经济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且特色农业成为县域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3)劳动力是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实现广西县域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重担,最终势必要由当地劳动力来承担;4)民族政策对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再次,基于以上的分析结论,进行研究假设,运用AMOS21.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选取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发现民族政策对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农业经济的影响作用最小。这说明广西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民族政策的依赖程度高于对旅游资源的依赖程度,并且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程度较低,特色农业的发展尚未和旅游业深度结合。最后,根据模型拟合结果,提出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提升策略和针对性策略,总体提升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政府职能,充分利用民族政策;加强旅游经济与县域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县域特色农业、休闲农业;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群众素质。针对性策略主要包括:针对旅游发达县域,要以创新为主,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旅游发展中县域,要以特色挖掘为主,找到符合自身的发展之路;针对旅游起步县域,要以科学规划为主,确保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