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读者和学者的青睐,本文关注的是华裔美国女性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2014)和伍慧明的处女作《骨》(1994)之间的互文性。迄今为止,《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而关于《无声告白》的研究则廖若晨星。目前,学术界尚未对《骨》或《无声告白》进行互文性研究,而且《骨》和《无声告白》之间的比较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法国理论家克里斯蒂娃二十世纪创立的“互文性”这一概念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国内的互文性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的翻译阶段(1980-1990),发展阶段(1990-2000)以及深化发展阶段(2000-至今)。近年来,互文性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将互文性理论作为研究视角的原因。《骨》和《无声告白》都追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华裔美国人的生存境况。《骨》描述了第一和第二代华裔美国人之间的冲突和妥协,《无声告白》则更多地关注了第二和第三代华裔美国人之间的代际关系。通过调节不同理论背景下的互文性间的张力,本文认为情节、主题、叙事技巧,人物、背景和历史性等方面存在的共存和派生关系决定了《骨》和《无声告白》的互文性关系。除引言和结论外,论文的三章涵盖了文本、主体、和文化三方面的互文性阐释。引言简要介绍了伍慧明和伍绮诗的生平经历,也简单介绍了《骨》和《无声告白》的主要故事情节,然后又详细介绍了两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的理论框架。通过运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副文本性和广义文本性的概念,第一章详细说明了《骨》和《无声告白》在文本层面的互文性。两本小说共同的副文本策略彰显了《骨》和《无声告白》的副文本互文性。此外,倒叙、主题、和情节等方面的广义文本性,有力地证明了《骨》和《无声告白》间的文本互文关系。在第二章中,《骨》和《无声告白》的互文的人物主体性在对比分析中得以阐释。伍慧明和伍绮诗对不同角色的刻画,以及小说中人物在相似环境中做出的不同抉择,都表征和凸显了人物主体性的互文本质。同时,互文的人物主体性也反证了伍慧明和伍绮诗的主体互文性。文本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文本受先前文化和周围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映射了文化历时和共时的维度。主体的前理解和偏见需要诉诸特定的文化背景才能得以显现。文本、主体、和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使文化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后现代研究话题。华裔美国人变化的意识形态以及他们在西方权利下痛苦的遭遇揭示了《骨》和《无声告白》在文化层面的互文性。上述三方面关于《骨》和《无声告白》的互文性研究,揭示了华裔美国人所遭遇的持续的西方霸权、文化偏见、种族和性别歧视。本文认为伊娃-戴维斯的横向政治“扎根”和“移动”有助于帮助华裔美国人走出“我是谁”的困惑。通过整合不同版本的互文性概念,《骨》和《无声告白》的互文性研究触及了两部小说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与此同时,互文性理论的推广应用也唤醒了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意识,对于身处两种文化的他们而言,有效处理双重身份的唯一方式是要扎根于集体文化,在主体文化中移动,而不是完全融于美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