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环境和资源基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越来越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重视,环境因素在贸易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其一,随着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大量的国际环境公约,而这些国际环境公约又从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和规模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其二,在众多的国际贸易条约中,涌现出许多环境条款,从而使国际贸易活动受到更多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约束。 关于环境政策与贸易的关系问题,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形成了比较优势转移说、非关税壁垒说、外部性说、可持续发展说等不同的理论流派。虽然它们对于环境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途径和方式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政策主张,但是,它们的结论却是惊人的一致,即,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是有影响的。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环境政策显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它同时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进而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学术界目前的研究工作显然还滞后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并且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比如环境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方向和强度问题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为此,本文将主要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通过(1)将环境参数引入到比较优势模型中;(2)将时间因素引入模型之中并考虑环境政策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来具体探索和阐释环境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内在机制及其作用方式。 我们认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国际贸易都是以比较优势原则为基础的,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又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比较优势理论中,探讨环境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内在机制,并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区别开来。研究表明,当某一环境政策颁布后,在短期内,那些受到环境政策变动影响的商品会经历一个比较优势减少甚至丧失的时期,从而促成这些行业从母国向外国转移的进程。但是,在长期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与国际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贸易产品生产的优势将始终随着产品的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当贸易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非价格竞争因素占主导地位时,产品质量的升级将会补偿由于价格上升而造成的劣势。高强度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使某一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环境政策对商品比较优势的负面影响,或者使环境政策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变小,从而使原来遭到削弱或者甚至丧失了的比较优势又重新得到恢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政策为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附加了新的参数,从而影响到其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速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贸易实绩。 我国政府在1989年和1991年先后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后,由于条约规定必须限制生产和消费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我国电冰箱行业的出口贸易也因此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80年代末期时,电冰箱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和巨大的价格优势曾经使我国电冰箱的出口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为了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不得不要求中国屯冰箱企业采用新技术替代电冰箱制冷剂氟氯烃(CFC)。由下替代技术所导致的牛产成本增加,使我国无CFC的屯冰箱产品在国际市场卜火去了比较优势。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冰箱行业妞过积极的技术改造,CFC替代技术的发展和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再加上国内外环境资金的介人,生产替代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电冰箱行业失去的比较优势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无CFC冰箱的出口量又重新恢复了持续增L的势头。这一经验研究验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是有影响的,其影响的机制是:环境政策对一些生产耍素的使用和生产产生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造成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而影响其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这样,环境政策在短期内虽然可能对国际贸易产上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它又有着积极的影响。从本质上看,环境保护政策与国际贸易之间并不是一种根本冲突、此消彼长的关系,它们与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协调的。 就中国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根据中国政府已经签署的一些国际环境公约,我国某些产品必需退出国际币场;由于国内相对宽松的环境政策造成我国的一些产品污染物含量偏高,影响了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由于环境标准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容易使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