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普通话、方言、古汉语语料为基本材料,对汉语副词“可”的语义功能进行归并,并结合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各个功能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语义地图和语法化理论,建立其各义项之间的语义关联,归纳其蕴含共性,特别是汉语方言副词“可”的蕴含共性,以全面把握汉语副词“可”的意义。在研究中,尽可能做到“四个结合”,即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三个充分”,即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汉语副词“可”的研究现状以及语义地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本文拟运用的主要理论、语料来源、体例等进行了相关说明。第二章主要是以各类权威辞书、典籍,文学作品以及北大语料库中的普通话、古汉语语料为基本材料,对汉语共同语副词“可”的语义功能进行归并,并结合语义学、语法学、语用学等相关理论对该归并作出进一步阐释。与此同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句法、语义、语用3个层面对其各功能的用法进行补充、探讨。第三章主要是以笔者所调查的29个方言代表点的方言语料为基本材料,辅以方言大词典、志书、论文成果以及方言电视节目中的方言语料,分典型区与非典型区,对汉语方言副词“可”的语义功能进行归并,通过与普通话副词“可”的比较,找出各地方言副词“可”的一些特色用法,加以说明,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其它问题进行了探讨:汉语方言副词“可”义项的补充、修正;汉语方言副词“可”语义功能的区域分布;贵池方言否定动词“可”的来源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语义地图的绘制步骤,梳理了汉语“可”的发展演变脉络,通过语义地图模型建立了汉语副词“可”各义项之间的语义关联,并归纳出汉语副词“可”的蕴含共性,特别是汉语方言副词“可”的蕴含共性。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