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溶剂法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及MMA原位聚合改性的探讨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e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各项环保法规更趋严格。对许多绿色环保产品不仅仅着眼于其最终产品形式是否环保,也已开始关注其生产过程中是否绿色环保。 本课题首先以目前生产水性聚氨酯普遍使用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聚醚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以无溶剂法合成水性聚氨酯,用FTIR、粒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原料的选择、反应温度、亲水基团引入方式等工艺因素对无溶剂法制备水性聚氨酯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IPDI和聚酯/聚醚二元醇预聚阶段前期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亲水基团在预聚反应后期引入,适宜的反应温度为80℃,以三乙胺作为中和剂,中和后以乙二胺或二乙烯三胺为扩链剂,扩链反应适宜的温度为0℃。由此制得绿色环保、性状稳定而且粒径均一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粒径分析仪测得乳液平均粒径为55.7nm。 其次,通过调整软硬段比例、软段结构、羧基含量和扩链剂种类等参数,考察了它们对胶膜物理机械性能及耐水性的影响,研究了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今后的实际应用作理论准备。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胶膜的断裂强度增大,最大伸长率逐步下降,同时耐水性变差;随着软段结构中聚酯的含量增加,胶膜断裂强度增大,耐水性提高,而最大伸长率下降;随着羧基含量的增加,胶膜的断裂强度增加,耐水性下降;同时采用三元胺作为扩链剂制备的水性聚氨酯胶膜其力学强度和耐水性都要高于采用二元胺作为扩链剂的水性聚氨酯胶膜。 然后,针对水性聚氨酯耐水性较差、成本较高的缺点,本课题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原位聚合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选择合适的引发体系,制备得到不同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的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测定了不同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的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粒径及分布,探讨了原位聚合的历程;并研究了复合乳液组成对胶膜力学性能及耐水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MMA含量的增加,复合乳液胶膜的断裂强度上升,而最大伸长率下降。MMA用量在10%~30%范围时,胶膜物理机械性能变化幅度不大;随着MMA加入量的增加,吸水率有明显的下降。这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原位聚合改性水性聚氨酯可以在基本不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基础上,改善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并降低成本。同时,针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采用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尼龙6(PA6)共混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熔体流动速率测试(MF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动
由于sp3 C-H键具有更高的键能和更低的酸性,因此sp3 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相对于sp以及sp2 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要少得多,更具挑战性。本论文主要研究通过自由基历程实现sp3 C-H键活化官能化。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Bu4NI催化苄醇参与酮的α-酰氧化反应该工作以四丁基碘化铵(Bu4NI)为催化剂实现了苄醇参与酮的α-酰氧化反应,以中等到良好收率合成了一系列α-酰氧
2012年中国媒体发展状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竞争、转型与突围。从媒体整体生存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塑造了中国传媒的大环境。如果说经济形势对媒体营
本文以2,5—二氯硝基苯为原料,在强碱性条件下,以8.0%的Pd/C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还原生成2,2′,5,5′—四氯氢化偶氮苯(简称TCHB)。实验考察了温度、压力、助催化剂、乳化剂、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溶剂的用量等因素,确定了催化加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0g 2,5—二氯硝基苯溶于25ml甲苯中,8.0%的Pd/C催化剂1.0g,助催化剂为0.2g,碱液体积为18ml,浓度为15%
本文以聚四甲基醚二醇(PTMG)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混合软段合成出了一系列含硅氧烷的聚醚聚氨酯弹性体(PS)。文章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与核磁共振谱仪(NMR)对